互联网公司为啥抢着吃“软”饭?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3-12-17

近年来,随着雷军小米这支异军的突起,让原本群雄逐鹿的移动互联网“战场”愈加扑朔迷离,众多互联网企业纷纷涉足其中,淌水智能手机这条“水流湍急”的小河。

继小米之后,从阿里云、百度,到奇虎360及盛大,再到盛大,智能手机陆续在移动互联市场高调亮相。直到腾讯、网易、人人网也开始按耐不住,湿鞋之心蠢蠢欲动。在这种情况下,很难不让人发出这样的疑问:互联网企业纷纷涉足移动互联网领域,进军软件市场,是为何故?

软件产业飞速发展

近日,业内相关数据显示,我国软件产业延续了2000年以来的高速发展:2013年整个产业前10个月的收入高达2.53万亿元。而仅仅是2013年10月份,软件收入就同比增长了28.7%,环比提高7.5%。

从一份数据来看,2013年全年实现增长25%想必还是大有可能的,而突破3万亿是可以期待的。

同时,此数据结果还显示:截止到2013年10月份,全国累计认定软件企业数已经多达46829家,而全国软件产品登记累计成功突破20万件大关,达20.1975万件。这说明,这10年以来,我国软件产品数量足足增长了41倍。

面对软件市场这样的发展趋势,互联网企业们纷纷吃“软”饭的原因其实已经不言而喻,只是他们都将这一目标瞄准了软件需求量极大的智能手机市场。纵观互联网企业所推出的智能手机,其基本定价均在千元左右,而涉足模式也不外乎是:说服手机厂商低利润甚至是零利润供货,要是能拉上运营商用存话费送手机的方式来进行贴补那就是再好不过的了。

就拿百度来说吧,其去年推出的百度云手机,就是和长虹合作,由富士康代工,然后内置自己的百度智能终端平台,售价为899元的手机就“出炉”了。虽然百度移动云事业部的总经理岳国锋再三强调,百度不靠软件赚钱,而是免费提供给合作伙伴。但是事实上,百度早在2009年就加入了对移动互联网的投入,并且还是百度CEO李彦宏亲自抓这项工作。

一块美味的大蛋糕摆在眼前,并且还有人已经尝过了它的甜头,试问谁不想凑上去分几块呢?

软件定义一切

从《2013-2017年 中国软件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的结果分析来看,互联网企业真正开始考量“软件定义”这一概念。而随着软件定义网络、软件定义存储等观念的提出,无疑不是加快了“软件定义”趋势的凸显。

不得不说,百度对这一趋势洞察得比较早的,除了主打搜索之外,还在百度云智能终端平台中提供了100G的云存储空间让用户保存数据。当然,同样主打云概念的还有阿里云。阿里云计算总裁王坚就曾向《IT时报》急着详细解释云计算、云存储以及云应用是阿里手机最突出的特点。而腾讯云、盛大云、天翼云等自然不用多说,甚至是像慧谷云这样的互联网行业后起之军,也紧随“互联大军”尾后。看来,软件定义一切的趋势真是愈发的清晰了,只是不知道这碗“软”饭到底谁能吃得最多、端到最后。

APP应用易“消化”

互联网公司为什么喜欢吃“软”饭?“软”饭软在哪呢?

说道这“软”饭,其精华当然是“APP应用”了,就像消食片一样:开胃、健胃、易消化。在移动互联时代,随着智能手机和各种数码终端的普及,层出不穷的APP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通信、娱乐、消费等方式。因此,致力于APP应用的开发,已经成为互联网企业的重心。

“网上厨房”、“豆果美食”会告诉你怎么做菜,而“大众点评”则能告诉你怎样去找一个好吃又靠谱的饭店;“58同城”、“赶集网”会成为你找房求职的好帮手,而“携程旅游”之类的APP则能帮你轻松解决旅行住宿问题;“滴滴打车”让你出行畅通,而“百度地图”为你准确导航定位;“建站之星”为你提供傻瓜式建站,而“慧谷”软件交易平台则帮你快速找到你需要的任何软件……

于是,当微信用户超过6亿,每天1.5人同时在线时,马云着急了,说:“我开始害怕微信了”。

由此可见,人们早已深深依赖上了APP应用。于是,奇虎360和盛大打起应用模式牌。360在与华为合作的手机里就内置360的一系列移动应用,如手机浏览器、移动安全产品做基础,把这碗“软”饭端得稳稳的,以此在移动搜索、移动广告、手机游戏等方面带来变现机会。

至于盛大,其应用程序布局则更为宽泛,除了旗下的威锋网、安智网、盛大无线和盛大文学外,还有“有你”、“墨迹天气”、“奇遇”、“云中书城”、“WiFi万能钥匙”等一系列手机应用,把这碗“软”饭吃得饱饱的。

“软”饭不软不好吃

能吃“软”饭固然是极好的,但是,也并不是那么容易吃的,不然小米怎么能“一枝独秀”这么久呢?饭若是不够软,自然难以下咽。虽然百度、360、腾讯、盛大等互联网巨头们纷纷“软”起来,但是普遍存在着一个共同弊端:产品线布局、售后、产品使用稳定性等方面尚存在着诸多弱势,这也是互联网企业做手机不可避免的瓶颈。事实上,这也是互联网企业单纯地为了绑定自己的服务而推出手机、限制了用户的选择而落下的“病根”。因此,对于互联网企业手中的“软”饭能端多久这个问题,很多业内人士表示很不看好。

相反,最近很多网友传出这么个说法:“做得好不如卖得好,做软件的不如卖软件的赚得多”。举个简单又典型的例子,“淘宝网”就比其平台上开店的各个商家赚得多。于是,在互联网企业纷纷埋头于吃“软”饭时,打着国内首个软件交易平台的“慧谷”诞生了。好不好我们暂且不得而知,但是其吃“软”饭的决心是一样的,只不过是换了种形式而已。

事实上,从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崛起,我们不难发现,互联网企业在吃“软”饭的决心早就隐隐可见。硬件赚钱少是公认的事实,所以应用服务这碗“软”饭因为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而理所当然变成了互联网企业眼里的“香馍馍”。而“小米”就了一次“试水”,它的成功让互联网企业相信:这碗“软”饭时可以吃的,而且很好吃!

相关文章

A5创业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