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道师:关于互联网+扶贫 呼吁有关部门放开那只手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6-09-13

悲愤、同情、心酸、无力.......朋友圈的五味瓶被打翻了!连日来,“甘肃一家六口因贫穷服毒自杀”一事,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久未掀起波澜的社交网络充斥着各种声音和观点。

昨晚失眠一夜,思考良久。我自己身在贫困地区,也去过很多贫困地区,现在很多贫困地区依然数十年生活没有任何改善,中国国家经济水平和现代化的发展步伐,似乎与他们完全无关。下图的是2015年夏天我去山西临县办事时,拍的照片,可以看到直到今天依然有村民过着如此贫困的生活,而且这不是个案,在我走访的几个县,连片的看到这种贫困的家庭。

关于“甘肃一家六口因贫穷服毒自杀”此事,有人说“这是盛世之下的蝼蚁”,也有人说“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看不到希望”,还有不少人认为“贫困不是自杀的借口”。

无论如何,事已发生,在我看来我们在流过泪,争论过,骂过社会机制不公之后,最应该讨论的问题只有一个:扶贫自然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有没有切实的办法来帮助农村脱贫,减少类似悲剧的发生?

我想关于农村脱贫,当前在中国如火如荼的互联网或许就是最好的渠道或者工具,很多年前我试图通过互联网教育和地方门户网站运营改变地区贫困和思想解放现状,但我个人能力微小,再加上资源不足和互联网本身发展等多种原因,最终已失败告终。下图是我践行“学互联网从娃娃抓起”理念,在一所乡村幼儿园给小朋友们讲互联网基础知识。

不过今天的互联网再也不是我当年所处的互联网环境,中国网民数量达到8亿量级,互联网经济更是数以万亿计算。并且,相比数据上的成绩,互联网开始切实的改变中国的线下传统产业,包括物流、工农业生产、餐饮、出行、商业贸易、教育、医疗等等。

在中国仅仅滴滴和阿里巴巴两个平台直接带动的就业岗位就超过2000万人,间接解决了至少4000万人的就业和生计。滴滴一天订单量为1000万单左右,假设一个活跃司机一天接10单可以维持家庭生计,那么滴滴至少解决了100万个家庭的基本生活问题。滴滴虽然没有让多少司机致富,但脱贫没问题。

而相比滴滴,阿里解决的就业更加喜人。阿里巴巴旗下阿里研究院2016年3月的研究显示,阿里仅零售商业生态带来的直接就业机会已超过1500万,其中淘宝、天猫平台上网店提供的就业机会1100多万,电商物流领域的就业机会200多万,其中仅仅与菜鸟网络协同的快递员就达到170万,此外,还包括服务商、淘女郎等阿里电商生态“新物种”的就业机会。

为什么我会拿滴滴和阿里来举例,是因为相比百度、腾讯、华为等公司,滴滴和阿里能够解决广大的没有学历、没有技能的普通人的生计。而百度和华为哪怕现在再提供10万个岗位,对甘肃杨改兰这样的家庭难以有任何改变。

上文我提到的山西临县的那户家庭,我建议男主人加入滴滴平台,做一名网约车司机,这样虽无法大富大贵,但也应该能够让家里的三个小孩正常上学,和其他的小朋友快乐的玩耍。

与此同时,国内除了滴滴和阿里,还有58同城、达达物流等等最少几十个能解决无数人就业、帮助他们脱贫的互联网平台。今年6月我通过到家APP找了一个阿姨深度的清理房间,在谈话中我了解到阿姨来自偏远地区的农村,没有上过学,在城里找不到长期稳定的工作,就做了保姆,现在她通过这种互联网APP每个月的收入能达到6000元以上,自己留一部分外,其他的寄给家里。我想,如果“甘肃惨案”中的杨改兰,能带着她的吃苦耐劳精神,进城务工,加入这种第三方互联网服务平台的话,让家里三个孩子解决温饱不成问题,也不至于后续发生的悲剧。

然而,先进的互联网平台对就业、对贫困问题的解决,没有我们想象的顺利,出现了一只只看不见的监管之手,来进行人为的干预,其中主要的体现就是我们发现通过互联网平台给消费者提供服务,一个个都开始需要各种“证件”。作为一个关注产业互联网发展十几年的第三方观察人士,我曾经多次撰文呼吁我们有关部门取消这些所谓的证件,让市场经济来检验这种互联网新模式。但可悲的是,我们现在的一些管理者,还抱着计划经济的思路,一旦发现新的模式干预到过往的利益分配,纷纷打着维护市场秩序、消费者安全的口号,进行所谓的监管。

当然,对当前的互联网环境,我一贯支持通过立法来保障行业的发展,我也写了诸如《对网信办“搜索服务13条”新规的3点看法》等多篇文章来分析立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现在我看到的各地出台的很多政策,与很多关于互联网立法的初衷完全背道而驰。我们出台的各种法规,说白了本质上就是为了保障互联网高效、健康的发展运行,而现在很多需要“许可证”的法规和规定,本质上限制了互联网的发展。

2016年9月9日,交通部又出台了新规,《规定》指出,从10月1日起,网约车驾驶员需申请从业资格考试,需要参加全国和地方两级考试。9月10日我在接受《重庆商报》记者采访时,表达了我的看法“我认为,关于网约车的管理,用考证的方式不妥,更应该鼓励和支持滴滴这个平台,让它自己完善它平台的管理机制,通过大数据和人工审核、监测的方式,对司机进行门槛的提高和准入,并且后续持续的通过数据分析,来优先展示服务水平更高的司机”。 不过,我的看法注定不会对新规有影响,我们几乎可以预计,会有一大批司机因为所谓的证件考试限制,丢了这个饭碗。

同样,那一只只看不见的手不仅仅伸向了出行领域,还包括其他。最近我通过路人甲这个APP,准备给一些特定的公益和扶贫项目进行捐款,因为路人甲这种第三方企业做的APP相比红十字会和希望工程等,提供的都是一些非常小但很细节,目标很明确的帮扶项目,每个人都可以很方便的支付来参与,并且能后续通过APP查看项目的进程,做到公开透明,让我们的每一笔善款都在阳光下运行。但现在我发现,这个APP无法捐款了,提示原因是“法律法规限制”。后来进一步了解到,这一切都是《新慈善法》“搞的鬼”,规定必须有证件才可做慈善平台,所以现在不止是路人甲,国内其他的APP或者平台,如果你拿不到证,都无法做善事。

这样的情况不免让人悲愤交加,简直是可笑至极、荒唐至极,做慈善、做好事都需要证件,实在是匪夷所思。此次此刻不免让人想到悲壮的民族英雄岳父,没有被强大的金国搞死,最终被自己人活活害死。可以说今天的社会,为什么脱贫如此难以解决,原因自然是多样的,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管理者的乱作为,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乱管。做慈善也需要拿到许可证,此事再过30年,会当做笑话被载入历史。

李克强总理近年来无数次的强调,我们深处着力,把改革开放作为发展的根本之策,放开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同时,李克强总理明确表示一个新事物诞生的时候,我们确实不能‘上来就管死了,而要先‘看一看’。这既是给它一个成长的机会,也是为了暴露监管漏洞,让随后出台的监管政策更加公平有效。新业态和传统业态有时会遇到一些矛盾,我们会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既要保护新生事物应有的发展,也要推动其自身的修缮过程。

同样对于扶贫来说,笔者也呼吁有关部门放开那只看不见的手,尤其是民政部门和交通部门,更应该以开放的心态,迎接新的互联网经济模式运行,让市场去检验新模式和新平台的走向吧。

PS:本文作者丁道师,关于本文所述观点,欢迎来信探讨,微信:dingdaoshi

相关文章

标签:

A5创业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