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牛牛公布纯线上获客模型“风神” 营销成本低于9%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16-10-10

今年9月高调宣布品牌升级的钱牛牛(原钱升钱),近日公布了自主研发的纯线上获客模型“风神”,这款传说中实现低于9%营销成本这一惊人效果的数学模型,在15年时便已备受互联网金融圈的关注和猜测。

昨天,笔者终于约到了钱牛牛CEO的专访,将为读者揭开这家不打广告却能获客140万+的创业公司,背后最大的功臣级产品。

不走寻常路的科技团队,2C团队峰值仅15人

14年,钱牛牛(原名钱升钱)产品刚具雏形,彼时已经是互金行业厮杀最纷乱的时期,那一年,VC/PE在网贷领域共投出3000多亿元人民币。资本的狂热进驻,也加剧了行业的竞争,各平台开始进入烧钱营销的白热化阶段。

除了营销推广费用,为了扩张规模,大多数平台还不得不招聘大量的营销人员和理财顾问,使得获客成本和运营成本直线上升,14年行业平均获客成本就已高达500元以上,到了16年,获得一个新用户的成本甚至飙升到1500元之高,滋生了大批以薅羊毛为主业的职业羊毛党。

在当时初出茅庐的钱牛牛(原钱升钱)团队,便在内部定下了两大规矩:只做纯线上获客、只做投放不做广告,务必将获客和运营成本降至可控范围。

考虑到市面上没有得心应手的投放追踪模型,钱牛牛技术团队决定自己做一个,APP上线后,来自BAT的研发人员根据平台的产品模式、目标投放渠道、运营方案等,自研了一套能够实时动态调整、长效获客追踪的数据模型。

两年后,这套数据模型有了自己的名字,风神。

今年9月20日,钱牛牛举办了两周年品牌升级暨新产品发布会,CEO倪抒音对媒体透露,已经获客140万+、成交额超过66亿的钱牛牛,两年来用于2C的团队,峰值时仅15人,2C营销成本占比低于9%,超低的资金成本与获客成本,正是由风神模型所指导的纯线上投放所带来的。

而钱牛牛至今也未做过线下广告宣传,比如监管叫停前曾大热的地铁广告、楼宇广告、视频贴片广告等。

传说中的“风神”数据模型,细致到指导字体修改

在海量互联网用户中,人群有着各自不同的行为特征,性别、年龄、网龄、上网习惯等,都会造成最终投资行为的差异。当人力无法判断和预测不同属性用户的行为曲线时,就需要通过机器和数据的指导来摒弃人力的主观干扰。

因此,针对来自不同渠道、不同偏好、不同特征的注册用户,如何用最低的成本转化为投资用户,如何实时监测用户的行为轨迹,为后续的产品运营提供决策,如何提高用户的黏性和复投率,是风神模型在研发的最初便重点深挖的的需求点。

与简单粗暴的品牌广告不同,风神模型根据每个不同渠道的投放效果,进行长效追踪,对不同来源的注册用户的产品使用周期进行画像和行为分析,细致到对某一个投放渠道的频道、投放位置、形式、描述文案、宣传图片等,均进行实时监测和动态调整,并对人群进行建模分析。

钱牛牛(原钱升钱)运营团队则根据风神模型的数据变量,分析不同渠道人群的投资偏好和行为特征——一张图片的不同颜色和字体,不同的文案内容,都会对引流效果和用户转化率产生波动,而后续的用户追踪数据则能够反应出各投放渠道所带来的用户质量和精准度。

最终,钱牛牛的获客成本远远低于行业平均成本,用户复投率高达67%,看着不断攀升的用户黏性和活跃数据,钱牛牛团队意识到风神模型终于被市场所认可——仅仅是用于客户服务的QQ群和微信群,就多次被第三方研究机构统计为业内活跃度最高的社群。

“不乱花钱、性价比特别高”,成了业界对钱牛牛团队评价最多的一句话。风神模型的神话甚至延伸到了非互金领域,很多广告投放公司提出高价购买,都被钱牛牛技术团队婉拒了。

坚持科技化路线,自主研发已成技术标配

自风神模型在市场投放和获客表现中的惊人成绩后,自主研发成了钱牛牛技术团队的“标配”,比较广为人知的如:智能大数据风控系统“元方”、被平台用户誉为“最快提现速度”的银行存管实时清算系统;应用于后台服务的交互系统、用户交易购买时的非及时性异步操作机制;甚至小到用户充值时的支付路由系统、短信路由系统、用于贷款端用户的运营商数据抓取系统等等,均出自钱牛牛技术团队之手。

研发人员常开玩笑称,如果把这些自主研发的产品公开出售,就能养活整个公司了。这也是为什么笔者在一整天深入接触了钱牛牛团队后,经常有一种踏入了一家互联网科技公司的错觉。

倪抒音说:“关于为什么要将自己定位为一家科技公司,其实这不是我们刻意打造出来的,而是我们只擅长做科技这件事儿。非常坦诚地说,无论是从我们团队的历史背景,还是多年的工作经验来看,我们更愿意去做一些非劳动密集型的工作。比如说,我们要做的不是开设线下理财门店,或者雇佣大量销售寻找到出借人,把出借人的钱拿过来再去放贷,这不是我们愿意做的事情,也不是我们团队所擅长的。

钱牛牛更愿意和擅长的事情是通过模型化的方式,深挖互联网用户中真正有需求的出借人,并且在线上找到借款人,完成纯电子化的匹配撮合关系。这不是我们刻意的去打造的结果,而是顺其自然的一件事情。”

就在笔者结束走访时,听到隔壁会议室里几名产品经理正在为需求评估争论不休,总觉得他们不久就要开始放下一个大招了。

相关文章

标签:

A5创业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