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拼多多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了IPO申请书,计划通过IPO交易筹措最多10亿美元,成立仅三年的电商平台拼多多又获得一个高光时刻。三年前,这一殊荣属于聚美,三年后却逐渐边缘化。这三年中,电商平台行业到底发生了什么?
拼多多饱受争议,但在商业上无疑是成功的
6月30日,拼多多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招股书,瑞银、高盛和中金为联合承销商。从成立到IPO仅用三年,是电商行业有史以来用时最短的公司,上一次打破记录的是聚美优品,成立四年就在纽交所挂牌。拼多多号称拥有3亿用户,去年拼多多共下单43亿,GMV为1412亿元,想达到此数据,淘宝用了5年,京东用了10年。
拼多多以微信“拼团”起家,其商品价格标签凸显团购价和单独购买的较大价差,以此引导用户拼团购买。拼多多的成功不得不说是社交电商模式上的胜利,而且还有着微信这个大平台做载体,低廉的价格,微信等社交媒体来实现裂变式传播,让获客成本变得很低。巨大的流量又让拼多多的广告费收获颇丰,今年第一季度在线广告甚至贡献了80%的收入。现在拼多多也开始逐步甩掉卖“便宜货”的标签,随着引入小米等品牌商加入,不仅用户的消费支出额度增加,还能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
聚美三年市值缩水九成,假货风波后更是商业模式的滞后
2015年,聚美成为中国第一个赴美IPO的垂直电商,陈欧成了纽交所有史以来最年轻的CEO。总结起来聚美的成功无非是这两点。第一是精准营销,聚美的前身就是专注女性化妆品团购的团美网,垂直电商是其拥有的先天优势。还有聚美也抓住女人的心理特点,较早在国内开始玩限时折扣和秒杀,令人乐此不疲。第二就是聚美广告做的好。陈欧外貌条件不错,“我为自己代言”的广告至今依旧被人津津乐道,聚美的品牌形象也得以快速塑造起来。但这些都不足以让聚美保持辉煌。
首先是信任危机,聚美宣称的直销正品被娇兰、DHC、兰蔻等国际化妆品大牌打脸,还爆出第三方不少业务售假。后来事件虽然应付过去了,但聚美的形象大打折扣。再者就是商业模式的问题了,随着网购红利的消失,平台转做更深层次的留存,美妆行业竞争加大,即使将电商平台转为聚美自营也无济于事,人口红利的用户会逐渐被其他平台分流。
拼多多的三年和聚美的三年,一个从零开始到上市,一个逐渐被边缘,流量、人口、营销红利之间如何平衡?电商平台是该好好研究了。
A5创业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