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电宝专利战来电上演“卖身戏”:街电呼吁市场公平竞争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18-12-01

近日,针对共享充电宝行业持续许久的专利之争,街电科技发表了最新声明。

街电称:共享充电宝来电一直利用专利碰瓷,商业诋毁等不正当竞争手段,近期竟以专利勒索8亿元巨款,甚至要求街电对来电进行远超其市场价值的收购,并称其有全程录音为证。

一纸声明,再次将共享充电宝行业带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其实,街电与来电之间的专利之争由来已久。而从来电行为来看,指责其不正当竞争也并非空穴来风。

作为诉讼发起方的来电,不仅对街电提起了专利诉讼,更是四面出击。据媒体报道,过去一年间,其以一己之力发起几十起诉讼,几乎将业内的对手一一送上法庭,颇有通过专利诉讼来“碰瓷营销”之嫌。

据媒体报道,街电与来电的专利诉讼,累计立案总数达24起,索赔金额达6600万元。

而值得一提的是,针对来电持有的7项争议专利,街电已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发起无效宣告请求,其中4项已被认定为无效,1项直接被北京知识产权法院驳回。在几乎稳操胜券的情况下发表如此声明,可见街电确实不堪专利碰瓷之扰。

商业社会,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专利权是正当行为。但针对同一事项多次在多次多地同时起诉,不仅恶意浪费司法资源之嫌,更会对整个行业形象以及前途造成不可预测的影响。

“现在行业刚刚火起来,还没有充分发展。现在就开始大打专利战,来电老板的格局不够大。”这几乎是整个行业的心声。

利用“专利战”的方式打压竞争对手,吸引眼球,试图独霸市场。这种行为或许没有违法,却无疑突破了商业竞争的底线,打破了公平竞争应遵守的规则。业内甚至有人称其为“专利流氓”、“专利蟑螂”,其不满程度可见一斑。

其实,来电的这种行为并非孤例。近年来,在国内互联网界,这种为了快速独占赛道,打压竞争对手,不惜突破商业竞争底线的行为并不少见。

早先的腾讯与360之争中,“一个艰难的决定”已经留名史册;近来则有某O2O洗衣品牌创始人剪断学生宿舍楼内的电线,推广自己的洗衣服务。

可以说,来电的专利之争也并非独创,而是与这股不正当竞争之风一脉相承。但一贯如此,并不代表就一定正确。时代发展至今,所有人都应当承认,公平、开放为主导才是互联网精神的本质,而商业竞争更不应该毫无底线。

而在共享充电宝这个刚刚诞生不久的行业,参与者不想着如何优化产品,提高用户体验,而是通过专利碰瓷、诉讼战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换取优势,无疑是在投机取巧。

如果任由这种趋势继续下去,整个互联网比将陷入一种“无底线者通吃”的怪圈之中,谁不遵守游戏规则,谁能利用非商业竞争手段打击对方,谁就能成为行业最终的胜利者。

这种没有底线的商业竞争,损害的不仅仅是对手,还有整个行业品牌。即便对手在这一过程中身败名裂,整个行业的生态环境也将随之恶化。商业竞争的底线屡屡被突破,长此以往,国内互联网领域还有何商业文明可言?

今年8月,《光明日报》曾经撰文《别让恶性竞争毁了互联网精神》,文中称:滴滴创始人程维感慨,中国因为激烈的竞争、相对强大的巨头和潜在的监管挑战,互联网竞争是非人间的“地狱”模式。纵观共享充电宝行业,程维此言确实非虚。

在一个正常的商业社会中,公平竞争不应当成为一种奢望。扰乱市场规则的参与者,应当受到一致谴责,唯有如此,共享充电宝行业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受人尊重的行业,国内互联网经济也才能真正走商良性发展的健康轨道。

相关文章

标签:

A5创业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