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了,你还不知道心理大数据有多重要吗?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0-07-29

有着上百年历史的心理学,正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时代中打开全新的大门。

我们所熟知的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而言,“心理学”的概念其实还比较陌生。一般人提到“心理学”,往往会联想到心理疾病,或是一些心理问题。

事实上,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运行早已和心理学息息相关。如果说,科学研究方法让心理学独立出来,那大数据,则会将心理学更广泛地带入日常生活中。

大数据展示国人在疫情中的心理历程

这一年来,“数据”无疑是国人最为关注的内容。一场疫情,也让许多人了解到心理大数据所起到的作用。最近,国家信息中心1大数据发展部就抓取了疫情最严重时国内3419.67万条数据,揭露了国人那段时间以来的心理变化。

1月20日之前,疫情数据一直处于较少关注的水平。20日当天,各地接连爆出确诊病例,微博热搜突然刷屏。

23日,民众关注度攀升顶峰达96.95。25日,各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民众关注度再次达到次高峰96.24。

与此同时,谣言与不实消息也随着关注度大幅增加,这也体现了当时“全民恐惧”的心理状态。之后,理智情绪逐渐变强,话题“医疗队”声量逆势走高,达70万条,负面信息数量便一路走低。

这些数据能告诉我们什么?行业人士指出,心理大数据有了这些宝贵经验,便能在群众集体恐慌的情绪扩散前后进行及时干预。“通过心理大数据,能有效地了解到老百姓的集体心理状态,提请国家有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

智能心理机器人帮助四十万武汉人民走出恐慌

如今大数据发展的如火如荼,似乎所有的东西都可以被数据化。

很多人就提出困惑,心理咨询是否可以被数据化?

要知道,传统心理咨询都是面对面形式,咨询师会给出感性的建议或是引导。来访者走了,谈话结束,数据没有保留。

但如果通过线上的方式,把咨询的数据都保存下来,那么就可以形成一个数据链。数据链越大,对于心理学的研究与实践无疑有着飞跃性的作用。

事实上,国内已经有企业在心理大数据上做出了一定的成绩,甚至起到了重要作用。浙江连信科技推出的智能心理机器人“心理科普与教育”、“心理评估与状态分析”、“心态建设与问题预防”、“情绪舒缓与事件干预”四大核心功能。

在无法出门的那段时间里,集合了大数据的心理辅导功能帮助民众以更积极正向的心态面对疫情,并即时提供引导干预,有效实现人机交互,支持用户自我平复。

在疫情最严重的时间里,连信科技推出的智能心理机器人已为近四十万武汉人民提供帮助,平复焦虑和恐慌情绪,有效缓解近7成武汉民众的负面情绪与心理困扰。

相关文章

标签:

A5创业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