铱云科技发布冻品行业数字化经营与转型报告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0-10-10

【内容纲要】

作为少有的疫情获益行业,速冻食品行业在今年强势增长。与03年非典时期冻品行业短暂爆发式增长随后巨幅下跌不同,新冠疫情后的冻品行业增长一直处于高位。后疫情时代,顺应消费习惯转变,冻品品牌商瞄准家庭“大火锅”,频推小包装新品,SKU更加丰富。此前,冻品经销商、二批商对“交易在线”的感知并不明显,下游小B客户对业务交易系统的排斥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上游冻品贸易商的业务数字化进程。从小B自主下单率和线上系统GMV的高增长可见,疫情推动冻品从业者对业务在线化的正向感知,冻品贸易商在线交易数字化进程取得实质进步。未来,随着餐饮标准化和家庭便捷化需求提升,速冻食品行业增速有望持续提升。

【报告框架】

一、冻品行业概述,增量市场呈明朗态势

二、疫情为速冻食品创造窗口红利

三、冻品细分业态迎来发展机遇

四、数字化将成冻品企业核心竞争力

五、冻品行业信息化部署策略

一、 冻品行业概述

1、行业概况

速冻食品是一种工业化产物,通过低温冷冻技术在不借助防腐添加剂的同时抑制微生物活动,保障产品的营养性及安全性,延长保质期限。我国速冻食品产业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刚开始主要以速冻蔬菜、速冻海鲜和肉类为主。进入80年代之后,农副产品出现大量富余,速冻面食、面点等调制食品逐步被开发。90年代后,随着流通、消费冷链逐步形成,国内速冻食品进入了快速成长阶段。

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速冻食品按产品种类可以划分为速冻米面制品、速冻调制食品和速冻其他食品三类。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每年产量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19年我国速冻食品行业含税收入已达1475亿元,2014-2019年CAGR约为11.9%,行业已处于成长期。

速冻食品符合消费需求的转变,简化烹饪过程,减少烹饪时间,迎合了居民便捷化生活趋势。同时,速冻食品通过标准化生产流程,实现菜品口味和品质标准化,符合餐饮标准化需求加速的趋势。并且,可应用于早餐、正餐、团餐等多种场景,满足不同消费者差异化需求。因此,速冻食品在餐饮和家庭端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

2、速冻食品增量市场呈明朗态势

从国际经验看,经济越发达,生活节奏越快,社会化分工越细致,对速冻食品需求就越旺盛。据广发证券测算,目前我国速冻食品家庭端:餐饮端收入占比约6:4。

现阶段,我国餐饮连锁化水平不到10%,从发达国家餐饮行业发展趋势看,餐饮连锁化是必然趋势,意味着标准化食材需求将持续增长。因餐企人工和房租的成本上升、外卖平台高抽佣,出于时效性和经济性的考虑,更多餐企愿意使用速冻食品简化烹饪流程提升效率,通过去厨师化降低成本。因此,速冻食品是最有望受益餐饮供应链变革的子品类之一。

从人均消费角度:我国目前相当于日本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水平,也正是日本人均冷冻食品消费保持较好增速的阶段。日本速冻食品的高增长,始于餐饮业快速增长,同时零售端在近10年表现出更持续的增长态势。普遍认为,我国速冻食品需求或正处于日本80年代中期快速发展期,具备持续增长机遇。

对于未来几年速冻食品行业的发展,行业中长期向好趋势不变。具备品牌、渠道、资金优势,具有良好产品研发能力、内控能力、数字化业务能力的企业具备更好的行业获益条件。

二、疫情为速冻食品创造窗口红利

疫情期间,全民居家模式带动冻品需求,速冻食品、方便食品成为居民首选。凯度消费者指数数据显示,2020年,在疫情暴发后两周里,受益于居家“抗疫”的模式,冻品呈现49%的暴发式增长。整体看,今年速冻食品C端需求持续高增长,反应了当前消费环境下年轻消费群体对标准食材及食材半成品的需求提升。

随机抽取100家铱云易订货平台冻品贸易商月度订单数据可知,除2月受疫情停工停产期间,月度订单量较2019年有短暂下滑外,冻品B端订单量在3月复工后强势复苏,且增幅明显。Q2环比增长加速,主要系企业复工复产、冷链物流恢复显现的渠道补库效应。

相较于03年非典,20年的后疫情阶段,速冻食品市场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增长趋势。速冻食品2003年在非典暴发之初呈爆发式增长后,稳定期巨幅下跌。但2020年,即使在疫情稳定后,速冻食品整体市场增速虽有放缓,但依然处于高位,带来速冻食品的窗口红利。

三、冻品细分业态迎来发展机遇

作为疫情受益品种,速冻食品C端放量增长,以安井食品为例,上半年商超和电商渠道分别大幅增长60.7%和115.7%,值得关注的是,受益家庭端消费增加,安井旗下高端锁鲜装产品占比明显提升。安井、三全、千味、海霸王等冻品知名品牌均在20年加大家庭端产品开发力度,进一步扩大家庭装火锅料品项。

今年新增的冻品食材,均为小包装产品,品种也非常丰富,主要针对零售通路,这与传统大包装在渠道、消费群体上做了区分,相当于细分出了一个赛道,主要满足家庭火锅消费这一细分需求。在传统的餐饮、流通等之外,锁鲜装正在成为众多冻品企业走进家庭的“名片”。

伴随速食消费的崛起及便利店数量配置的增加,速冻火锅料制品已迅速发展为速冻食品行业内的优质赛道。对比铱云易订货平台冻品SKU数量今年与去年的变化趋势可直观看到,2020年总SKU较2019年增长35%,其中中快SKU较西快SKU有更明显增幅。

四、数字化将成冻品企业核心竞争力

麦肯锡咨询公司做过一个统计估算,仅今年3、4月两个月全球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应用便实现了相当于疫情前5年时间的进度;Dresner咨询公司一项面向全球企业的调查显示,49%的企业启动了新的商业智能和数据分析类项目,或者加快推进已经部署的同类项目。

冻品经销商、二批商此前对“交易在线”的感知并不明显,下游小B客户对业务交易系统的排斥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上游冻品贸易商的业务数字化进程。疫情期间“无接触下单”“自主查询”“自主信息确认”等帮助上游企业推动了小B客户的“交易在线化”意识觉醒。从铱云易订货平台冻品行业下游小B客户自主下单率对比可见,2020年3月,自主下单小B数环比增长128%,且一路保持高增长。

疫情暴露出传统冻品行业过度依赖线下服务模式的局限性、敏感性和脆弱性,“线上+线下”的业务布局成为冻品企业主自发推进的销售通路模式。随机选取100家易订货冻品贸易型客户,1-8月GMV较去年同期增长24%,线上业务渠道已成为冻品贸易商全渠道布局的重要销售通路。

冻品行业虽是疫情下的受益行业,但并非其中的每家企业都能从中获益。面对大环境的突发偶然事件,具有一定规模和品牌效应,特别是提前部署数字化基础的企业,具有更高的客户忠诚度和相对较高的抗风险能力。

如有8000余家稳定下游、近3000SKU的苏州海鸿食品有限公司,围绕疫情期间销售场景的变化,快速拿到医院、派出所等隔离场所的供货通行证,研发并快速推出小份制新品,为自身及小B客户寻找疫情下新的销售通路。同时,借力2年前通过易订货搭建的线上商城,进行低成本、高效率的在线营销,放大其每月一次会员日的特色活动的影响力,高效经营并巩固私欲流量池。从下图可见,苏州海鸿2—8月的月订单量及月GMV均较去年同期有明显增幅,且增长率高于同行。

传统冻品贸易商考虑的是如何保持低库存,业务在线化后,对数字的要求度,对数字的响应时间要求均更高,精确度也越来越高。冻品贸易商需要借力线上工具,把现在线下的数字变成更加清晰数字流,最后形成企业所需要的直观的数字化报表。

五、冻品行业数字化部署策略

当“降本增效”“向效率要效益”成为中国企业主共同面对的发展课题时,“以更低的成本去做同样的事情,怎样才能实现,谁来赋予企业这样的能力“,企业主把答案不约而同地指向“数字化”。可以说,数字化是这个时代最大的确定性,数字化建设的投入对于企业来说是“投资”而非“成本”。

数字化已全面渗透各个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必然趋势。据东吴证券统计显示,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附加值达35.8万亿元,占GDP比重36.2%,预计未来数字经济占比仍将保持提升态势,企业数字化转型已是大势所趋。

浪潮集团执行总裁王兴山曾提到,企业数字化转型有三个方向,全渠道多触点的客户体验、颠覆性创新、业务流程的数字化与智能化,其中业务流程的数字化与智能化是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点。通过从端到端的连接内部、外部、合作伙伴,形成双向的信息流和业务流。

对冻品品牌商来说,终端信息难抓取,消费者的喜好变化无法数据化呈现的问题,可以通过业务数字化升级,建立和终端消费者的链接,提升企业及时获取终端信息的能力,驱动业务决策。对冻品贸易商来说,同业激烈的价格战竞争,也可通过数字化实现区域内的交互营销,满足细分客群一站式采购的需求。

无论是品牌商还是贸易商,在最开始规划数字化平台的时候,就要明确分阶段性实施与落地的计划:

第一步,企业内部实现业务流程化、在线化,这个时候阻力在于内部员工接受一个新事物的速度;

第二步,借助如铱云易订货这类新商业软件,实现业务体系的在线化,这一步最大的挑战在于下游客户是否愿意参与进来;

第三步,实现上游供应商采购在线化,这一步挑战在于供应商是否面对多系统的问题。

企业实现完整的供应链数字化的确要面临很多考验和挑战,但这个体系一旦搭建起来,就是企业最大的竞争力之一,以铱云科技为代表的新商业软件SaaS服务商将肩负起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

项目推荐

A5创业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