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武汉、成都。
恐怕谁也没想到,美团要在这三个城市开始一个新战场,更难以想到的是,新战场居然是社交电商。
昨天,美团被曝出将推出一个名为「美团团节社」的新项目,主打本地团购特惠秒杀服务,聚合不同种类的商品优惠活动信息,再以文章的形式,通过当地的团节社微信公众号向本地用户推送,让用户进行购买。
此外,可能会在当地的团节社微信公众号内嵌入「团节社」秒杀平台,用户可以通过在文内扫码或者点击小程序的方式进行跳转。其运营模式与身为其直接竞品的本地生活团购产品「联联周边游」相似。
第一批试点将在西安进行,第二批则在武汉开放,第三批会选择在成都。目前,美团已将完成了对「美团团节社」的内部测试。
采取几大网红旅游城市作为开始,再恰当不过了。但这个“社交+本地社交服务”战场,恐怕只是另一场大战的开始。
1
社交+本地服务
美团的机会点在哪?
军马未动,粮草先行。目前美团的一系列动作都在暗示着,粮草和弹药似乎已经备好了。
据了解,美团已将完成了对“美团团节社”的内部测试,并在微信端上线了名为“美团团节社武汉站”的公众号,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本月底,美团团节社在西安的首批试点将会完成大部分的商家入驻。
根据部分商家透露,他们已经收到了美团大众点评方面的入驻邀请通知,将配合平台推出低价优惠的商品。不久,成都的部分商家和武汉的部分商家也会如此。另外现在还在招募首批核心团队长,以及“团节社社长”,进行组织和推广。
同时这一场大战的指挥官,也尤为重要。据晓程序观察(yinghoo-tech)了解,美团团结社由美团一位副总裁直管的新业务部门操刀,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等到商家和团长全部招募齐全,枪弹粮草就算备齐了,那么下一步,就要去抢夺战场了。
但这一场仗,却并不好打。
在这个以微信流量为基础的本地团购市场上,存在着诸多大大小小的玩家,与社区团购不同,本地团购多以本地公众号为主、低价作为吸引力连接用户,在产品选择上也更加负责,根据各地不同的地方习性而有所不同。
不止美团,不少本地团购平台都是一手托两家,用流量和商家讲价,用低价去吸引团长。
以其最典型的对手“联联周边游”为例,根据资料显示,联联周边游的业务范围已经辐射了全国大部分城市,与美团一样采取与本地商家合作的形式,进行“门票、餐饮、酒店”等本地生活特价秒杀活动。疫情之后,联联周边游更是集合了本地的消费券,收割了不少用户。
根据目前的有关数据表明,联联周边游在成都的单月营销额超3000万元,西安单月营收则达到1500万元以上,眼看着的对手兵临城下,美团再也坐不住了。
不过,迅速扩张的联联也暴露了此类本地团购的致命问题:平台赚差价,商品质量后续服务却无法得到保障,不少在联联上购买过旅游、餐饮产品的客户多次投诉后续的服务无法跟上,联联不负责,最后还是要商家出面与用户协商解决,平台的力量微乎其微。
这一点上,也正是美团的机会点,就看美团的平台背书,能否拿到更低的价格和更多的团长,以及后续的服务保障,以快速形成品牌势能。
2
进攻是最好的防守
把时间线再拉长一点,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事情,这次美团的前三批城市中,武汉真的是个焦点城市,简直堪称“镁光灯体质”。
就在不久前的7月份,美团、拼多多、饿了么甚至盒马、滴滴,也纷纷在武汉推进社区团购;
这一轮扩张中,武汉作为第二批试点,意义不言而喻。
在更广阔的的视野里,焦点武汉所承载的业务,其实都是美团和阿里战场的重要一环。
众所周知,从千团大战中突围,并最终笑到最后的,只有美团王兴。从团购到本地生活,再到外卖、出行、旅游,现在的美团已经是一个妥妥的“八爪鱼”形象。目前,美团旗下不仅拥有美团、大众点评、美团外卖等消费者熟知的APP,服务也涵盖餐饮、外卖、打车、共享单车、酒店旅游、电影、休闲娱乐等200多个品类,业务范围更是覆盖全国2800个县区市。
互联网的世界虽大,但巨头们的无边界扩张,擦枪走火甚至正面硬刚早就是家常便饭。
美团的八爪鱼式扩张中,最感到屡屡被“冒犯”的,就是阿里。就拿正在和即将在武汉的两场战事说吧,社区团购、社交电商,前者是和阿里的正面刚,后者是曲线火拼。
正面刚没啥好说的,为什么社交电商是曲线火拼?
来举一个例子:前期的“美团团节社”以微信端作为出发点,通过私域流量进行传播用户,增强用户粘性,并试图达到多次交易的目的。看起来,这是社交+本地服务,但换一种角度来看待会发现,其核心点其实还是在于“社交”,而不是“本地服务”。
用社交玩法拓宽业务边界,是不少企业的选择,无论是创业公司还是巨头,诸如京东,都是如此。社交是玩法,是眼下触达C端的重要方式。跑通了用社交和C端用户交互的模式,对于美团这样坐拥大量资源的巨头而言,等于跑出了一条将资源不断转换成变现的通道。
社交其实几乎万物皆可加,试想一下,社交+本地服务、社交+社区团购……这些概念叠加在一起,毫无违和感。
阿里绝对不喜欢看到这些概念的叠加。要知道,美团对电商的野心,已经不只是呼之欲出这么简单了。双十一,或许要成为这两家巨头的碰撞期。
有来自产业带的多位资深商家爆料称,10月以来,美团招商团队在广东、江苏等地近期密切接触服装、鞋包、家居、家纺等类目的品牌商及产业带工厂,似乎在为布局实体电商业务做准备。
这已经是美团的第N次电商尝试了:
早在“千团大战”之后的2013年,美团就已经通过收购实物团购网站猛买网,开始试水电商业务,同时还在美团的移动端开辟了购物频道。不过由于淘宝旗下聚划算的入局,美团的电商首次试水并未取得太过傲人的成绩。值得一提的是,彼时,美团只有二三十万合作商户,而淘宝已拥有了几百万活跃商户。
2016年,随着美团一纸公开信发出,宣布不再对购物频道进行推广,并将原商品交易团队将调整至外卖配送事业群孵化新业务,美团电商业务也宣告折戟。
2018年,美团电商业务再次整装出发,包括推出闪购平台,采用快零售的业务模式,为用户搭建一个30分钟到货的生活卖场,同时在其官方微信小程序中上线“好货拼团”版块,既提供各种商家代金券拼团服务,也提供日用百货等实体商品拼团服务。
去年11月,美团王兴公开表示,美团正在试点包括美团购物在内的电商业务,并将“花大钱”推广美团购物等新业务。
今年年初,美团还将电商老将李树斌晋升为美团S-team成员(Senior team,即美团最高管理决策机构),此举也被认为是美团为上线实物电商业务提前做的准备。
今年4月,美团不仅和华为合作,为消费者同城配送华为新机,还上架了各种化妆品,实现从选品、上架、顾客下单、订单配送等与电商一般无二的一条龙服务。
今年8月,美团则上线了电商业务“团好货”,提供包括水果、百货、零售、粮油和生鲜等商品品类,许多商品的价格几乎都在10元左右,甚至更低。
……
每一次动作,都是和阿里的一次碰撞。事实上,这些动作不仅承载着王兴的野心,也是一种防守,因为阿里一直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进攻美团,毕竟进攻是最好的防守。
作为电商火拼的焦点双十一,两位巨头的碰撞会撞出多大火花?着实令人期待。
文章转自:公众号晓程序观察(D: yinghoo-tech)授权转载,作者Miss豆教授。
A5创业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