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开课,告诉我们视频号的方向

来源:豆芽吧 时间:2021-02-19

今年的微信公开课,视频号聊的比较多。

个人在互联网公开领域中的表达方式,一直在演变,博客到微博,现在微信抖音上的图文与短视频,演变的方向,是更能被普罗大众生产与消费的方向。

视频内容,才刚刚开始,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视频化表达、产品视频化展示,是趋势。

一:下一个十年,视频化表达是内容领域中的一个主题。

二:视频号是一个人人都可以创作的短内容平台,是公开领域的内容平台,不能基于微信号来创作了(接下来视频号应该会有独立APP)。

张小龙说,如果视频号始终嵌入微信中,相当于一个产品里,承担两个身份,这对产品非常有挑战。

而新的身份,还需特别方便,在各个场景中不能有身份冲突,比如用户想评论时,不能让用户多一道选择到底用哪个身份ID来评论。

视频号既要独立,又不能跟微信冲突,对产品经理是一个挑战,抖音号与头条号的同步案例,只是开始。

视频号要做好,鄙人认为接下来有两点要完成:1,独立APP。公开课中已提到,藏在微信中被折叠一次,从用户体验角度看,是不友好的,多一次过滤,就会损失一些用户;2,简单好用的短视频剪辑软件,包含手机端与PC端。手机端方便消费者创作,PC端方便内容专职生产者。抖音能发展的比较好,剪映功不可没,剪映是目前入门剪辑软件最好用的。

视频号如果只是做成一个视频版的微信,意义不大,视频号定义为是公开领域平台,进入到公开信息领域,视频号的意义,与其说是视频,不如说是“号”,一个公开的号,可以承载视频,承载直播,承载小程序等。

三:视频号的推送原理:关注、好友、系统推荐的比例在1:2:10

这是龙哥在黑板上写下一个断言,说未来有一天,一个人平均看的视频,10个关注、20个朋友点赞的、100个系统推荐的。

内容大致有两种:1,需要花脑力去理解的相关知识信息,既学习类;2,不需要花脑力理解的信息,既娱乐类。系统推荐,符合懒人原则,因此占比会大。

四:未来的视频,应该是一种结构化数据,它存在于云端,包含创作者信息、用户互动信息,并能很方便的分享。

视频的理解:原始视频只是数据,视频文件是会消失的,文件不能脱离应用而存在,一旦脱离,就是没有意义的数据。

以后微信里面流通的视频,大都以视频号形式存在,而不是视频文件的方式。

关于长视频:龙哥希望视频号逐渐积累越来越多的长视频,成为长视频的云端仓储,将来有一天,提供一个检索或推荐入口,便于用户找到想要的长视频内容。这一点,对创作者来说,利于搜索流量。

五:视频号是载体。

公众号是文章的载体,视频号是视频的载体,理解公众号的文章分享,就能理解视频号的视频分享。

载体,还有另外一层重要含义,载体是不做内容的,也不会去买内容,张小龙说:我们不关注具体的内容是什么,我们只做内容的承载与传递。

视频号与个人

视频号的初衷,是让人人都能通过视频化方式去表达内容,但要经常产出内容,是有难度的,如何降低用户的难度,调动用户使用的动力,是一个好产品需要重点思考并解决的。

比如视频号内容与微信名片关联同步的举措,数据表明已经有很多人使用了这个功能,个人IP宣传,就是用户的动力。

依附于视频号上的直播,也是重要的视频化表达,直播相比于短视频,短视频生产大都要做内容准备,而对个人来说,直播不需要准备内容,好比日常聊天,是一种轻松的表达,很多人可以轻松做到。

目前很多人对直播的理解,仅仅是直播带货,当然直播电商依旧会占很大比重,但直播还可以成为一种个人表达方式。

一个未来的设想:几年后,每个人的名片是“活”的,打开视频号名片,你正在直播,直播你的技能、你的见闻、你的聊天等等。

龙哥的产品观

张小龙自评微信这个产品,一个是连接,一个是简单。

连接,既做服务的底层设施。公众号、小程序都是为了连接,连接人和内容、人和服务,微信支付也可以认为是货币的连接。

对视频号的产品定义也是连接,做底层的连接,不是做内容,这样的产品定义,很重要。

简单,既美观、实用、合理、优雅。

微信十年,加了很多功能,但一个十亿用户级的产品,已经算很简单了,依旧像一个小而美的产品,有自己的灵魂,自己的审美,自己的创意,自己的执念。

从微信的产品上,我还看到了克制。

微信已经完全融入我们的生活,你可以几天不用支付宝,不用淘宝、京东、拼多多、百度,但每天都在用微信。

微信掌握大量的个人数据,但没有滥用数据,虽然朋友圈也能看到广告,但从朋友圈广告来看,已经算极度克制,有时候广告不一定精准的时候,反而要感谢微信在使用个人数据的克制。

太多的互联网产品,都在充分使用数据驱动,搜索引擎、抖音,是数据驱动的典范,从效率上说,机器比人厉害。

在算法看来,用户不是“人”,只是一个用户标签,一个数据模型,一组冷冰冰的数据。在代码的眼里,不是什么“大数据杀熟”,只是被不断优化的数据。

算法的目的,是让你在有限的生命中,在它的生态里花更多的时间、更多的钱。

但在微信生态的产品中,看到“人”的价值,功能的取舍,是产品人的深度思考,是对人性的洞察,把用户当“人”看。

互联网的本质,用户即ID,微信是ID,视频号也是ID,未来的智能汽车也是ID。

视频号的意义,视频是其次,“号”才是重点,号即ID,通过这个“号”,每个人都有了一个可以公开表达的身份。

微信生态的产品,都比较长线思维。问题来了:如果视频号看到价值还需要三年以上,现在应该做什么?应该去沉淀什么?

文章来源:豆芽吧

原文链接:https://www.douyaba.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04935&extra=page%3D1%26filter%3Dauthor%26orderby%3Ddateline

项目推荐

标签:

A5创业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