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巨头争相布局,工业品电商何时找到最优解?

来源:A5用户投稿 时间:2021-09-04

电商的兴起让生活更便利,油盐酱醋、吃穿住行等只要动动手指就能下单送到家。

随着人们在家DIY组装、维修、装修的不断高涨,不少人关心能否像购买日用品那般较为方便买到这些工业品。

近日,京东工业品智采优选店在江苏省、浙江省等5省,10家门店同步开业,本轮京东工业品智采优选店落地的城市均是国内工业制造业企业的产业带聚集地。

值得一提的是,京东工业品或已成为京东集团继京东数科、京东物流、京东健康后孵化出的第四只“独角兽”。

自2020年以来,产业互联网成为数字经济的主战场,涌现出一批行业特色明显的商业模式,其中,工业品成为产业互联网备受关注的代表之一。

京东工业品加速门店的扩张,也在预示着这一产业的潜力释放。

平台寻找突破良机

近些年来,国家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

特别是进入后疫情时代,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已经显现,实体经济在整个社会复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实体经济延伸体,新实体经济不同传统的粗放式实体,无论是生产设备,还是工程管理,都会越来越先进。

目前,国内正处于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工业品B2B行业面临发展路径升级的历史机遇,部分工业品B2B头部平台通过加强数字化能力,深度赋能产业链上下游,已经率先进入产业互联阶段。

作为上游产业,2020年国内工业品市场规模达到13.5万亿元,未来五年预计增速将达到5%,其中,中MRO市场规模约占20%,为2.7万亿元,规模还处在不断扩张的趋势,这也是催生工业品电商得到快速发展的直接因素。

回归到工业品电商行业,近些年,工业品电商行业一直保持高速发展的趋势,电数宝报告显示,2020年,国内工业品电商市场规模达到7650亿元,同比2019年增长17.69%,回顾2015—2020年的市场规模增速,整体都在14%以上。

这也受到了资本市场的关注,过去1年半的时间,国内工业品电商领域投融资事件不断爆发,累计融资金额超过43亿元。

其中,2020年,共有7家企业获得融资,融资总额超40.8亿元,2021上半年有5家平台及服务商获得融资,融资总额超2.2亿元,GGV纪源资本、红杉资本、经纬中国、高榕资本等明星资本纷纷参投。

环境利好终归是外部因素,透过现象看本质,京东布局工业品电商更多的是自身因素以及所处的行业出现流量见顶。

从阿里、京东财报数据就能看出,早在2017年,整体电商市场就已遭遇显著的增长瓶颈,包括京东在内新用户增长已经明显放缓,如何寻找新的增长点,也成为这些电商平台思考的重点。

在2C市场流量增速放缓的当下,众多巨头企业纷纷瞄向2B市场,试图为自身中长期发展锁定增量空间,在这之中,阿里就率先行动,1999年就已经开展B2B电商业务,10年前,阿里在1688商城就已经允许上线工业品在线交易。

而在垂直领域,震坤行等各大巨头也已经在国内工业品电商市场占据一定地位,这也为京东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危机与转机并存

事实上,国内工业品电商行业起步相对较早。

2014年前后,众多互联网企业就开始在工业品电商领域进行布局,但一直以来都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服务体系,整体进度相对欧美等成熟市场发展较慢。

深究其原因的背后或源于以下几点。

一方面,工业品市场供应链条长,数字化程度低。整体来看,传统工业品销售体系受制的因素过多,垂直领域、品类少、以撮合交易为主,缺乏完善服务这些导致销售体系的局限性。

从生产者到采购方通常要经过多手信息和交易传递,产生额外的沟通和交流成本,供给和需求难以即时同步,供应商对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反应滞后。

另一方面,下游经销商无法与企业的采购、生产形成全面对接,存在许多空白与短缺的环节。由于产品种类繁杂,行业缺乏统一的标准化管理,容易导致驱良逐劣的不良竞争频发,流通产品的实际尺寸常少于标识宽幅,标准化市场有待建立,这就对采购企业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相比欧美等成熟市场,中国虽是产能大国,但国内市场环境与美国市场还存在一定差异,国内生产、国内销售,SKU和资源非常分散,信息也相对透明,这也是造成国内MRO市场规模已超万亿,但仍未出现百亿级规模的电商的关键原因。

目前,国外工业品分销巨头毛利率水平稳定在30-40% 以上,而同期,国内工业品电商平台毛利率水平偏低,自营模式仅在18%-22%之间。

从上下游产业链,中国与美国也有很大不同。上游方面,中国企业市场起步较晚,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相对不足,并且在技术能力、应用场景等方面暂时与世界先进企业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下游方面,国内企业数字化渗透率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目前,国内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在数字化渗透率上均与欧美发达国家有着较大差距。

市场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比例约25%,远低于欧洲的46%和美国的54%,而中小型企业的数字化渗透率更低,仅达到15.1%。工业品电商的潜力以及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放到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大趋势下,我们又该如何看待京东工业品的发展。

京东工业品破局靠什么?

目前,我国制造业规模在全球市场位居榜首,约占据全球的三分之一,远高于美国、日本、德国等制造业强国。2020年,我国工业增加值达31.31万亿元,占GDP比例30.8%,已连续11年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国家。

尽管如此,我国的制造业依旧处在高速发展阶段,特别是制造业数字化提出之后,制造业迎来新一轮发展,作为工业品上游制造商,制造业的大力发展也将推动工业品出货量的提升,进一步打开了供给端的输出。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就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着利用新技术、新兴人才,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数字制造转型升级。

在这一时代大趋势下,智能制造对于工业品的供应体系,提出了新的需求小批量、个性化这种综合能力,传统工业品供应所不能满足。

工业品电商目的,就是为了让企业的采购从需求到最终完成,整个链条可以在一个系统内完成,实现随地个性化下单,节约人力、物力、财力成本。

回归到京东工业品层面,大环境的利好提供发展基石,但获得决定性的突破发展,关键还在于京东工业品本身。

相比慧聪网、阿里等在工业品电商布局许久,京东作为新生力量的加入为整个行业增添一份新活力,但与此同时也让这个行业的竞争变得更为激烈。

京东的自营模式可以说是进军工业品B2B的最大优势,自营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保证产品质量。作为国内“线上+线下”服务平台,京东工业品已建立了数字化标准库,打造出云寻源服务、原厂服务、驻场服务、本地化服务等完备的服务体系,这可以有效提升了企业和用户的采购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京东也是全球唯一拥有中小件、大件、冷链、B2B、跨境和众包六大物流网络的企业,这些优势确实能保证京东在物流速度和服务质量上的优势。

基于此,京东工业品可以实现“超级连接器”的作用,通过消除产业链各环节间的沟通壁垒,帮助中小企业打造更高性价比的工业品供应链。

但这仅仅是乐观的一面,阿里在工业品电商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依然没有给出这一行业的最优解。这也反映了,这一赛道本身是存在诸多痛点需要解决的。毕竟工业品并不像日常生活中的快消品,大部分属于低频消费产品,打造内循环并非易事。

总的来讲,随着制造业价值的进一步强化,不论是像阿里、京东这样的综合电商平台还是如慧聪网、得力,米思米等的企业,要想在工业互联网时代发挥自身价值赋能社会,最关键的还要看能否运用自己的数字化能力,做好平台、消费者、商家三者的,唯有这样工业品电商平台才能实现可持续增长,进而反推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来源:新工业洞察。

项目推荐

A5创业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