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人被清北录取!这所名校的“精准教育”化身高考秘笈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07-18

2025届高考,北京景山学校多位学子被清华、北大等名校录取,687分、694分、699分……高分学霸成批出现,他们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答案藏在景山学校的教育密码里——不是“卷”出来的成绩,而是“精准培育”的必然结果。在这里,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开挂模式”:物理竞赛生蔡易轩,靠的不是题海战术,而是学校为他定制的“思维韧性训练”;文理双优的田若朴,在“生涯导师制”的精准导航下,从迷茫到笃定,最终以高分锁定北大中文系;而从小在美国长大的于明萱,凭借“中西双轨培养计划”,不仅攻克了语言关,更以694分冲刺清华……

景山的亮眼成果,绝非偶然。“一生一策”个性化培养,让学霸突破瓶颈,让偏科生逆袭;“长链条贯通教育”,从小学到高中12年无缝衔接,确保每个阶段潜能最大化;“多元发展平台”,竞赛、科研、艺术、体育全面开花,拒绝“做题家”,培养“完整的人”。更关键的是,这里的老师不只会教书,更懂“点燃”。他们用鼓励代替施压,用精准分析代替盲目刷题,真正让教育回归“因材施教”的本质。

如果你好奇“别人家的学校”如何培养出名校的优秀学子,景山的“全人”教育或许能给你答案:这里从不制造“考试机器”,而是让每个孩子按自己的节奏,跑赢人生长跑!

当兴趣被呵护,热爱就会转化为行动

从青涩到成熟,2025届高三毕业生蔡易轩在景山学校度过了美好的12年时光。

在小学课堂上,电路实验让他第一次感受到“原理”的魅力。自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对理科的兴趣从“好奇”沉淀为“执着”。进入高中后,他将这份热爱转化为行动:课堂上专注的眼神、课后缠着老师追问的身影、练习册上密密麻麻的批注,都是他向理科世界进发的印记。

为了备战物理竞赛,他几乎把所有课余时间都投入其中:寒假里,别人在休息,他在实验室反复操作力学实验;深夜的台灯下,厚厚的竞赛教材被他翻得卷了边,草稿纸攒成了高高的一摞。

那段日子,疲惫与挫败感曾让蔡易轩短暂迷茫,但景山教师的鼓励像一束光照亮了前路。物理老师拍着他的肩膀说:“竞赛的意义从来不止于成绩,你在这个过程中练就的思维韧性,比证书更珍贵。”班主任则为他调整了学习计划,建议他在巩固物理优势的同时,兼顾数学、化学、生物的均衡发展。

这份“不放弃”的坚持,最终结出了硕果。当国家二等奖的证书拿到手时,他并不打算止步于此:“准备了那么久,一定还能再进一步。”

在今年的高考中,蔡易轩取得了687分的好成绩,目前已与清华大学确定志愿意向。

蔡易轩同学的成长画卷,正是景山对学生兴趣呵护的最好诠释。学校为学生搭建的“多元发展平台”,为学生的兴趣特长提供了专业化的发展路径。在这一培养体系中,学生的潜能得到系统性开发,挫折教育转化为成长动力,个性化培养模式得以全面贯彻。

选文还是选理?“生涯导师制”拨开迷雾

所谓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2025届高三毕业生田若朴说,景山最让人留恋的是那自由的风气。也正因如此,当他和同学们在毕业之际回看,不会因枯燥的题海而哀叹,而能为丰富多彩的校园时光感到由衷的欢欣幸福。

田若朴在进入九年贯通班后,展现出令人瞩目的全面素养。不仅在擅长的文科领域持续保持领先优势,更在理科学习上突飞猛进,每次综合性考试都稳居年级前列。然而,这份难得的“文理双优”却给他带来了另一种烦恼:选文?还是选理?该追随内心的热爱,还是选择更“务实”的发展道路?

举棋不定之际,学校的教师团队通过“生涯导师制” 给予了他专业而温暖的指导。

生物教研组组长谢震泽老师与杨恬然老师组成“导师团”,通过科学的评估工具和详实的数据分析,对田若朴的生物学习进行了精准的评估。与此同时,历史学科刘颖老师则通过多次深入交谈,从文明传承、思维培养等维度,帮助田若朴认识到历史学习对其人格塑造和职业发展的长远价值。这种“文理双轨”式的个性化指导,为田若朴拨开了选科的迷雾。

通过“学科生涯体验”、“学科交叉研讨”等沉浸式体验,老师们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帮助他深入剖析自己的性格特质与学术潜能。通过专业的职业兴趣测评和多元智能评估,科学印证了他对人文社科的独特天赋。

最终,在理性分析与感性认知的双重确认下,田若朴在选科时选择了历史,完成了从迷茫到笃定的华丽蜕变。他的选择,让我们看到了一位青年学子在专业导师的助力下,如何精准地将炽热的个人兴趣与严谨的学术追求完美融合,为未来学术生涯奠定清晰而稳健的基石。

高考成绩揭晓,田若朴同学以687分的优异成绩迎来了人生新起点,他毫不犹豫选择了北京大学中文专业。

景山的 “精准教育”,从不是预设路径,而是提供阳光雨露,让每个生命按自己的节奏绽放。

长链条贯通培养,“一生一策”培养助力突破“瓶颈期”

景山学校基于不同学生群体的成长规律和阶段发展特征,兼顾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设置了灵活多变、动态调整、系统规范的学制体系。

2025届高三毕业生孟鹭同学,是景山学校创新型通道(小初高5+2+5分段)的优秀学生,她自2013年起就读于景山学校,2021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景山学校贯通班,是学校十二年拔尖人才长链条培养的优秀生代表。

九年级起,孟鹭便展现出对理科的浓厚兴趣与非凡天赋,长期坚持参加学校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竞赛课程学习。她以扎实的学科基础和出色的思维能力,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表现优异,多次获得重要奖项。

景山与30余所京内外资源单位展开深度合作,为学生搭建多样化体验平台。在学校立体多元的育人体系中,孟鹭始终以开放进取的姿态参与各项学术拓展活动。她积极投身“名校探访计划”,先后走进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顶尖学府,在高校教授的带领下深入参观国家重点实验室,亲身感受前沿科研氛围。

2024-2025学年,孟鹭经学校严格选拔,先后参加了北京大学暑期科学营和冬季学术营。在这两次高水平的学术活动中,她以扎实的知识储备、敏锐的思维能力和出色的团队协作精神,在课题研究、学术讨论等多个环节表现亮眼。

最终,经过北大专家评审团的综合考评,她斩获了“北京大学优秀营员”称号,展现了景山学子的风采。这些经历不仅拓宽了她的学术视野,更让她与北大结下渊源。今年的高考中,她取得了699分的优异成绩,目前已与北京大学确定志愿意向。

谈及学校对她的精准培育和“一生一策”的个性化培养机制,她感慨道:“当我的学业成绩进入高位‘瓶颈期’时,各科教师通力协作,对我做了有针对性的深度学情分析。幸而有他们发现我知识体系中的潜在薄弱环节,并进行了最为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当“美国思维”遇见景山沃土:全人教育的实践远见

对于小学从美国华盛顿的学校转到景山来的于明萱同学,最大的挑战莫过于“从英语思维模式,跳到中文学习环境”的差异蜕变。

她的语文可以说是零基础。语文老师孙秀峰没有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这个特殊的学生,而是捕捉到了于明萱文字中独特的闪光点。“你的文字跳跃着与众不同的韵律,字里行间透着冯骥才式的灵气,”孙老师这样评价道,并亲切地称她为“于骥才”。孙老师这种创造性的评价方式,犹如一束光,照亮了于明萱在中文学习道路上的无限可能。

班主任于克寒老师更是以教育家的远见,为于明萱制定了“双轨成长计划”。他将美式教育的探究精神,创造性地与中式教育的扎实训练相融合:在保留于明萱批判性思维优势的同时,循序渐进地培养其中文学习规范。在于老师的帮助下,于明萱慢慢适应了新的学习环境,成绩也越来越好。

进入高中后,她与语文老师李巧梅经常展开“文学对话”,李老师帮助她在高考作文中延续“于骥才”式的独特文风,成就了135分的斐然成绩。

于明萱的成长远不至于学业成就。她热爱弹琴,喜欢画画,网球场上也有她的身影。在景山,这些多元的兴趣爱好不仅丰富了她的课余生活,更培养出她独特的艺术感知力和坚韧品格,让她的成长之路既有知识的深度,又有生命的广度。

这种“全人式”的培育,让那个曾经为汉字发愁的女孩,不仅能写出优美的中文散文,更在心灵深处种下了对中华文化的热爱。这正是景山学校教师们润物无声,却深远持久的力量。

今年高考中,于明萱以694的高分交出了漂亮的答卷,目前已与清华大学确定了志愿意向。真正的教育,从不是批量复制,而是让每个独特的生命找到属于自己的坐标,绽放独一无二的光芒。这光芒里,有学生的不懈努力,更有教育者的深沉深情。而这样的故事,正在景山的每一天里继续书写。

从 “优势” 到 “绽放”:让每个学生的特长都能结出硕果

在体教融合的道路上,北京景山学校金奥运动队交出了一份令人惊叹的答卷。近6年来,金奥运动队高三毕业队员985高校录取率达100%,众多队员考入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师大等国内顶尖学府继续深造,部分队员还凭借出色的运动天赋进入职业队或国家队,实现了体育与学业的双丰收。

在2025年的高考中,金奥排球队的朱林同学凭借出色的运动战绩和优异的学习成绩,成功被清华大学录取。直升班的李子雯同学,已被华中师范大学录取,她作为金奥游泳队的主力队员,达到了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多次代表学校在游泳场上摘金。此外,排球队队员,高三1班的王睿阳同学和高三2班的王祯同学分别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录取。金奥游泳队的队长张宸源也以优异的运动战绩被美国匹兹堡大学运动科学专业录取,该专业在全球体育科学学院排名第一。这些优秀学子的成功,充分彰显了北京景山学校体教融合培养模式的显著成效。

两位美术生也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答卷,在班主任的关怀和自己的努力下,他们用实力打破了 艺术生“重专业轻文化” 的固有印象。这些学生不仅在艺术专业领域展现出过人天赋,专业考试中斩获高分;更在文化课高考中表现亮眼,文化课总分远超录取线,实现了艺术特长与文化素养的 “双丰收”。这份成绩背后,是他们双倍的付出,景山老师们的精心护航也帮助他们以扎实的文化功底为未来的发展筑牢了根基,真正诠释了 “全面发展” 的成长内涵。

而这些只是景山学校育人成果的一个缩影。在 “全面建设打基础,发展个性育人才” 理念的引领下,学校早已实现育人成果的多点开花:学科竞赛中,学子们勇攀高峰,在数理化、信息技术等领域摘金夺银;科技创新赛场,他们奇思妙想不断,各类发明创造屡获殊荣;体育赛场上,运动健将们挥洒汗水,用速度与力量诠释着拼搏精神;社会实践中,同学们深入社区、走进田野,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能力…… 相信在这样的育人沃土上,景山人必将持续深耕,书写出更加绚丽多彩的成长篇章,让每个学生的个性与潜能都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相关文章

标签:

A5创业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