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值得所有敏感内耗的人学习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07-31

“别人随口一句话,可能翻来覆去揣摩三天”,“要做的事还没开始,脑子里已经预演了失败”。

如果你也这样,那大概率是一名高敏感人。这类群体往往心思细腻、情感丰富,但很容易滑向内耗:过度在意他人的评价、穷思竭虑、自我怀疑......在“想太多—做太少—更焦虑”的循环里越陷越深。

而李子柒的人生,恰好是一份经过验证的“脱敏样本”。她在幼年时便失去至亲,12岁起和奶奶相依为命,14岁辍学开始步入社会打工,尝尽了生活的艰辛。

李子柒第一条微博

但她并没有沉溺于痛苦之中一蹶不振,而是专注于当下,努力学习各种技能。她身上的诸多能力,都值得所有容易内耗的高敏感人士学习。

屏蔽噪音:用 “物理隔绝” 守护专注力

敏感内耗的人常常有一个显著表现,就是过度关注外界的评价。别人一句不经意的话,可能会焦虑好几天,脑海里反复回放那句话,猜测对方的意图,进而否定自己。这会极大地分散注意力,消耗自身的能量。

李子柒在这方面却有着强大的 “屏蔽力”。在她停更的那三年里,几乎没有更新过社交平台,完全隔绝了外界的喧嚣。要知道,在流量时代,作为一名知名博主,停更可能意味着会失去大量的关注和流量。但李子柒没有被这种流量焦虑所裹挟,相反,她利用这段时间拜访了100多位非遗匠人,潜心学习各种传统手艺。在她回归大众视野后,也清醒地专注于自己热爱的事业,既不被流量裹挟或掌控,也不因外界期待而急于更新视频。

这种用 “物理隔绝” 的方式守护自己专注力的能力,让她能够心无旁骛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这正是敏感内耗者所欠缺的。

行动破局:让双手忙起来,大脑就安静了

敏感内耗的人往往容易陷入空想,他们会把大量的能量消耗在对事情的设想上。要么追求计划的完美无缺,觉得只有一切都准备妥当才能开始行动;要么害怕失败,提前就预设了困难、不好的结果,迟迟不敢迈出第一步。这种空想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还会让内心更加焦虑。

李子柒则用行动打破了这种僵局。在她刚开始拍视频的时候,没有专业的摄影器材,就用手机直接开拍,所以早期视频的画质粗糙,但她也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积极请教有经验的博主、看纪录片学习拍摄技巧和剪辑方法,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在这个过程中,她的视频质量逐渐提升,个人风格也越来越鲜明。

李子柒2017年微博碎碎念

人一旦忙碌起来,专注于具体的事情时,大脑就没有时间胡思乱想,内心的焦虑和不安也会随之消散。

接纳不完美: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过度苛求完美是敏感内耗者的又一个通病。他们对自己有着极高的要求,一旦事情没有达到预期的完美状态,就会感到沮丧和自责,打击自信心,进而拖延,甚至放弃。这种过于追求完美的执念,反而成为了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但李子柒却展现出了对不完美的接纳。她在学习漆器工艺时,因为生漆过敏导致脸肿、身上起疹子,但她并没有遮掩,而是大方地展示自己过敏的手臂,让大家看到学习过程中的真实经历。早期视频里,她包的饺子被网友们吐槽是 “刺猬饺”“麻花饺”“海胆饺”,但她没有回避,还会在微博里自嘲一番。到后来大家也慢慢发现,她包的饺子愈发精巧,褶皱均匀、造型圆润,俨然是勤加练习后的成果。

在她看来,完成一件事比把它做得完美更重要。这种接纳不完美的态度,让她能够更从容地面对过程中的挫折,不断向前推进,而不是被完美主义所困住。

找到生活里的 “意义感”:用热爱对冲内耗

敏感内耗的人常常会因为感觉不到自身的价值而陷入空虚之中。他们会反复思考自己存在的意义,一旦找不到答案,就会变得迷茫和失落,内耗的情绪也会愈发严重。

李子柒则善于在生活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意义感,比如提到过去停更的三年,她说刚好让她有了更多时间补瞌睡、陪奶奶。在漆器视频中,结尾有一个8秒的镜头,但她因为 “舍不得剪掉这份温情” 而保留了下来。同时,她也有着宏大的理想——让世界爱上中国非遗。这让她在经历资本纠纷的停摆期时,能够坚守下来。

无论是微小的日常还是宏大的理想,都让她找到了生活的意义,从而有了对抗内耗的力量。

摆脱敏感内耗并非遥不可及,不妨学习李子柒的做法,屏蔽外界的噪音,用行动打破僵局,接纳不完美,让自己在生活的道路上走得更加从容、坚定。

相关文章

A5创业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