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继上海站成功举办紫琅硅谷推介会暨首期创新创业大赛后,南通创新区乘势而上,走进西部创新重镇——成都,举办第十五届中国南通江海英才创业周专项活动——南通创新区紫琅硅谷推介会暨创新创业大赛成都站活动。本次活动聚焦集成电路产业,汇聚了来自成都及周边地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知名投资机构、高校科研院所代表,共探技术创新与区域协同发展新路径,携手推动长三角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集成电路领域的深度合作。
成都,作为西部集成电路产业重镇和创新人才高地,不仅拥有电子科技大学等顶尖高校资源,更孕育了大量硬科技创业企业与行业领军人物。此次南通创新区携紫琅硅谷走进蓉城,正是看中了这里浓厚的创新氛围和坚实的产业基础,希望借此契机搭建跨区域协作桥梁,推动“芯”产业资源双向流动、优势互补。
南通创新区党工委委员、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张培为致辞中表示:“成都集聚了丰富的集成电路企业,更拥有多所知名高校的充沛人才资源和国家‘芯火’双创基地等活跃的创新生态,这与南通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集成电路产业作为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优势产业链重点培育的方向高度契合、遥相呼应。”此次南通创新区走进蓉城,正是看中了这里浓厚的创新氛围和坚实的产业基础,希望搭建起跨区域协同桥梁,实现“芯”产业资源的双向流动与优势互补。
活动中,南通创新区人才科技局具体围绕“布图设计”、“堆叠制造”、“先进封装”三个方面,生动详实地推介了“紫琅硅谷”的产业生态,充分展现了南通创新区在推动集成电路原始创新、人才集聚与成果转化方面的坚定决心和清晰路径。
经过不到一年的产业链精准招商,紫琅硅谷聚焦重点赛道、关键环节,与多家泛半导体企业开展合作对接。目前,区内已集聚国内模拟芯片领域龙头帝奥微电子、铌酸锂电光调制芯片研发企业南里台科技、北大长三角光电院、长三角光电技术创新中心等优质企业和创新平台。
本次活动上,南通创新区也为三家来自电子科技大学的博士创业企业——南通星锐信科技有限公司、南通电芯通科技有限公司、南通昇目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准备了“一杯咖啡、一把钥匙、一系列政策、一套服务团队”的“四合一”入驻大礼包,象征着从资源对接、空间支持、政策赋能到服务保障的全生命周期陪伴。
活动还举行了招商合作伙伴授牌仪式。电子科技大学全球校友企业服务中心秘书长金正权、四川省人工智能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张芒、电子科大全球校友企业服务中心副理事长丁正、联东集团西南区域副总经理曹欢等四位嘉宾获颁牌匾,未来将作为紫琅硅谷在西南地区的“创新哨所”,积极链接项目、人才与资本资源,助力构建跨区域产业协同新格局。
在主旨演讲环节,多位集成电路领域的行业领袖齐聚一堂,分享了前沿观点与实战智慧。成都市硅海武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创始人,成都华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李威,结合数十年一线产业经验,为创业者系统梳理了从技术攻坚到市场落地的关键路径与实用策略。新芒基金副总经理郭纹伶则以《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集成电路企业融资之路》为题,从投资机构视角出发,分析了当前产业资本动向与企业突破融资瓶颈的有效途径。天芮科技(南通)有限公司董事长康毅进与南通星锐信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罗敏作为已成功落地南通的成都校友企业家代表也登台分享了选择南通创新区的初心与体验,他们作为来自成都的杰出校友企业家代表,从政策支持、服务效率、产业配套等方面讲述了真实的“南通落地感”,为更多有意向的企业提供了生动参考。
当天上午,大赛还组织了15个集成电路产业项目的精彩路演,覆盖高性能计算、车规芯片、显示驱动、精密传感器等前沿领域。经专家评审,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及优胜奖若干,并在活动现场举行颁奖仪式,激励优秀团队继续深耕技术、勇闯市场。
从“天府之国”到“江海门户”,南通创新区正以大赛为媒、以项目为桥,不断拓展跨区域产业协作“朋友圈”。接下来,南通创新区紫琅硅谷系列推介活动还将持续走进深圳、西安、武汉等集成电路产业重镇,汇聚更多创新要素,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芯”动力、打造“强”引擎。
A5创业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