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卫视对话亮亮视野吴斐:AR眼镜从实验室到全球领先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09-03

在科技与人文的交叉路口,总有一些创新注定将改变世界的运行方式。当听障人士戴上眼镜,第一次“看见”声音,惊喜道“我可以非常准确地看到上面的文字”的瞬间,沉默的世界传来了温暖的回响。

这令人动容的一幕出现在近日播出的北京卫视(BRTV)《为你喝彩》节目中,那款充当“沟通桥梁”的AR字幕眼镜正是出自当期主人公吴斐创立的亮亮视野。十一年前,吴斐与初创团队挤在简陋的白墙房间,开启从“零件”到“产品”、从“看到”到“看懂”的漫长征程。此刻镜头下的他,更像是一名追求极致的工程师,而非传统意义上的企业家:以十一年的坚持,诠释了何为“科技向善”,何为中国硬科技的破壁之力。

从“看到”到“看懂”,一位工程师的“向善执念”

技术如果不能解决人的真实需求,就只能沦为曲高和寡的技术炫耀。让AR眼镜从“看到”世界,到“看懂”世界,虽一字之差,需要的技术和带来的体验却是天壤之别。

吴斐对产品的要求,近乎严苛。公司内部关于产品设计的硬性原则超过100多条,但也是这种近乎严苛的追求,不仅塑造了团队独特的研发气质,也造就了亮亮视野强大的研发能力。

这种极致源自工程师的底色:理性与悲悯并存。对他而言,AR字幕眼镜不仅是一款硬件,更是“无声世界的沟通器”,它让听障人士从依赖外界帮助的“被照顾者”,转变为能够自主表达与交流的“平等参与者”,让无声的角落沐浴在声音的光亮中。

一载磨一“镜”高强度研发投入铸就硬核实力

从最初焊接五个芯片却全部失败的窘迫经历,到逐步攻克技术难关、拿下国际市场订单;从实验室中的一次次试错,到最终实现成熟产品的量产落地——吴斐带领亮亮视野用十一年的坚持,诠释了创新的艰辛与收获。

在《为你喝彩》节目中,吴斐带领团队攻克AR眼镜“不可能三角”的细节被真实呈现:亮亮视野第二代AR字幕眼镜即便在嘈杂环境下仍能稳定工作,且整机重量仅49克,并可实现持续运行8小时。产品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国产化率达到100%,综合性能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这背后是极致的务实,坚持将每一分钱投入光学模组与算法研发,成为语音可视化的人机交互入口。

亮亮视野研发投入强度高达60%,连续多年推进高强度研发需要持续的资金支持。其中,超短焦AR光学模组的研发成本尤为高昂,约占整体投入的三分之二。北京市在资金与营商环境等方面提供了持续支持,近三年,亮亮视野累计申请专利187项,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超六成,并成功实现光学模组、算法引擎等核心技术的全链路自研,成为中国AR领域少数具备底层技术突破能力的硬科技企业。

科技向善,从来不是一句口号。十一年前,吴斐带领亮亮视野走的,本是一条AR眼镜的“无人之路”;十一年后,亮亮视野凭借领先的技术,让AR眼镜逐渐从企业级走向消费级。正如吴斐在节目中所说,“创新如同寒窗苦读备战高考,没有捷径,唯有持之以恒,不断地迎难而上。即使遭遇失败,也会从中汲取经验,让一次尝试走得更稳,更远。”

相关文章

标签:

A5创业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