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态金属轴承球管:高稳定性、长寿命,当立赋能CT诊疗新高度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09-11

近年来,无论是集中采购还是分散采购,无论是高端CT采购还是64排CT采购,均将“有效热容量”纳入招标文件,这是CT招标领域一个很大的进步。

【当立课堂】第13期,讨论如今CT招标,普遍均认可的“有效热容量”,其背后,不仅体现了对创新技术的认可,更意味着将设备长期运行的可靠性与全生命周期成本纳入采购决策核心。

1、招标文件中的“热容量”

几十年来,为改善CT工作流程,CT主机厂一直在追求提高球管“阳极热容量”,与此同时“热容量”也成为了最重要的CT球管指标,几乎所有CT招标文件均将“热容量”作为加★项或▲项,以体现对其的高度重视,例如:

1)在256排CT采购中,“2025年2月福建卫健委CT集采”的要求是:球管阳极热容量(等效)≥30MHU;“2025年2月贵州卫健委CT集采”要求是:▲球管阳极物理热容量(非等效)≥8MHU或球管有效热容量≥30MHU;“2025年5月江苏省赣榆区人民医院超高端CT集中采购”对球管的要求是:★球管热容量≥30MHU(具备液态金属轴承技术),等等。

2025年2月福建卫健委256排CT集采球管要求

2)在128排CT采购,“2025年1月河北卫健委集采”要求是:★球管阳极热容量:≥6.8MHU(物理)或≥30MHU(等效);“2025年5月安徽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CT集采”要求是:球管阳极热容量≥6.8MHu 或低热容量高散热率球管,等等。

2025年5月贵州卫健委128排CT集采球管要求

3)在64排及以下CT采购中,“2025年2月贵州卫健委CT集采”要求是:▲球管阳极物理热容量(非等效)≥7MHU或球管有效热容量≥30MHU;“2025年5月河南卫健委CT集采”要求是:★球管阳极热容量:≥3.5MHU(非等效)或≥10MHU(等效),等等。

2025年5月河南卫健委CT集采球管要求

总体来说,医疗机构在采购中高端CT时,几乎均认可“有效热容量”这一关键指标,并成为行业共识,且采购的CT越高端,越认可球管有效热容量。比如,在采购128排、256排CT时,几乎清一色要求球管有效热容量≥30MHU。

2、“有效热容量”的物理意义

球管热容量(单位:MHU),又被称“阳极热容量”,由球管阳极靶材料和构造参数决定,直接决定设备连续扫描能力和使用寿命,高热容量球管可承受更长时间的X射线发射,减少冷却等待时间,提升检查效率。

在当前CT普遍追求高转速的背景下,更大更重的靶盘越来越接近阳极轴承的机械性能极限,对球管的可靠性(寿命)会带来很大的挑战。因此,在机械滚珠轴承球管时代,球管物理热容量最大值停留在8MHU。

但,在为满足越来越高的临床要求,越来越高端CT需要越来越大热容量的球管。于是,在物理热容量达极限的情况下,球管制造商们开始研究新的CT球管技术。

全球著名球管专家Rolf Behling曾在《现代诊断 X 射线球管技术、制造、可靠性》(Modern Diagnostic X-Ray Sources: Technology, Manufacturing, Reliability)阐述:液态金属轴承这一革命性技术的出现,证明了球管在几乎没有任何“热容量”(0MHU)的情况下,依然在CT中表现很好,由此也诞生了“有效热容量”这一概念。

需要说明的是,与由算法影响的MR梯度(有效)、CT管电流(有效)、CT功率(有效)不同,有效热容量更多的是由球管轴承技术、阳极散热技术等物理因素共同决定的,也有明确的计算方法。

比如,当立CT6500,融合了液态金属轴承技术和阳极直接冷却技术,使其有效热容量达到业界最大的34MHU。

当立CT6500球管

3、“有效热容量”的临床和经济价值

如今,“有效热容量”成为不可逆的招标共识,除上述技术因素外,其背后也反映了医院对CT经济性与临床效能的双重诉求。

比如,搭载液态金属轴承球管的CT,由于其大热容量、高稳定性的表现,有助于保障高负荷扫描与复杂序列成像的稳定性,并提升诊断准确性,如全身血管、多部位联合扫描、能谱成像等高级检查。

比如,搭载液态金属轴承球管的CT,由于其大热容量、高稳定性的表现,能通过降低更换频率、减少停机损失、优化能耗,显著降低医疗机构的后期运行成本。

当“有效热容量”从技术参数走向招标文件,意味着医院采购关注点的从“设备价格”向“诊疗价值”的转变——每一次检查效率的提高,背后是患者等待时间的缩短;每一次曝光成本的降低,背后是全生命周期成本的最小化,从而实现临床效益和经济价值的双赢。

相关文章

A5创业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