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钻95%成色挤在窄区间!天然钻石年均涨3%,GIA新规避开价值陷阱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09-25

美国宝石研究院(GIA)近日正式宣布,实验室培育钻石分级服务修订方案将于10月1日起全面实施。这一被誉为“行业里程碑”的调整,不仅终结了培育钻石与天然钻石共用4C评级体系的历史,更以制度形式明确了两者的价值边界,使天然钻石的稀缺性与长期投资属性再度成为市场焦点。

分级体系“二元化”:GIA为何重构评价标准?

根据GIA总裁普里泰什・帕特尔(PriteshPatel)8月26日发布的声明,新规将培育钻石划分为“优质(Premium)”与“标准(Standard)”两个等级,彻底摒弃为天然钻石设计的精细4C术语体系。其中“优质”级需同时满足净度VVS及以上、颜色D级、切工等三项EX标准,未达“标准”级(净度VS、颜色E-J等)的培育钻石将不予出具报告。

“超过95%的培育钻石成色和净度集中在极窄区间,继续使用天然钻石的连续谱系评级已无实际意义。”GIA执行副总裁汤姆・摩西直言。这一判断背后,是培育钻石产业的产能爆发——数据显示,国内头部企业力量钻石2019-2021年培育钻石产能年化增速达60.86%,2023年全球培育钻石毛坯产量已达855万克拉。与此相对,GIA新规通过每克拉15美元的证书收费标准(最低15美元)及腰棱激光刻印“实验室培育”标识,进一步强化产品区分度。

行业分析指出,此次调整更直指市场乱象。近年来部分培育钻石商家以“可持续”“平等”为营销话术,模糊与天然钻石的本质差异。GIA作为创立全球钻石分级标准的非营利机构,此举被视为对科学诚信的回归,这为消费者筑起了知情权防线,避免虚假等同概念的误导。

天然钻石:不可复制的稀缺性支撑长期价值

新规实施之际,天然钻石的核心价值——历经数十亿年地质演化的稀缺性,正通过数据得到印证。最新报告显示,1克拉天然钻石年开采量仅相当于一个健身球,5克拉及以上钻石年产量更不足一个篮球;全球已探明可开采钻石储量约25亿克拉,按当前年开采1亿克拉速度计算,仅够维持25年。更值得关注的是,天然钻石产量自2017年的1.52亿克拉降至2024年的1.10亿克拉,16年间发掘量下降超30%。

这种稀缺性直接转化为投资韧性。第一财经数据显示,天然钻石原石价格2007年至今累计上涨37%,过去35年成品钻石年均涨幅约3%。即便受短期库存影响价格回调,投资级钻石(尤其是5克拉以上)仍展现抗波动性——BCG预测未来十年钻石价格指数年增速将达3%-5%,2027年后增长更将提速。

当地幔矿物历经亿万年形成的独特生长纹,遭遇实验室几周内的批量复制,两者的传承价值差距不言而喻。业内人士建议消费者根据需求理性选择,着眼长期保值与传承,天然钻石仍是优选。随着GIA新规10月落地,这场持续数年的“钻石价值之争”,正迎来基于科学标准的清晰答案。

相关文章

标签:

A5创业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