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姑婆那些事儿
姑婆的公众号我经常阅读,文章质量始终保持了一个很高的水准,非常喜欢。里面经典运营、商务等业务层面的干货和经典文章数不胜数,众多大牛分享了很实用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着实拓宽了从业者的视角,加深了对专业的认知。
感谢姑婆的邀请,这里只是分享一下我从业以来个人视角的一些浅薄的理解,只希望对各位姑婆的粉丝们有那么一点积极向上的帮助,也就不枉姑婆对我的一番信任了。
第一部分:从业背景
本人2011年开始进入移动互联网,那时还在专注于自己的事业,公司主要开发iOS版本的APP。当年的APP在Appstore上的竞争远没有当今惨烈。一些中小开发者还可以占据着Appstore的榜单,至今印象还很深刻的是,那个时代,新闻里一直在播的是,各大互联网企业摩拳擦掌,准备全面进军移动互联网。而当年的Android的应用市场正在兴起,其中91手机助手和N多市场还是很热门的,但也远没有今天那么成熟,而360手机助手、百度手机助手、腾讯应用宝三大今日的核心渠道,全都还没有诞生。
那个时候的商务岗,大多都是公司的创始人自己兼任,一切对外沟通都是自己来。所以商务圈的真正的鼻祖是那些APP公司的创始人们,是他们的创造力和坚持,形成了现在的移动互联网生态圈。
2012年底,彻底关掉了原来那个不温不火的公司,停止了所有项目。2013年初,正式加入了一个充满希望,已经拿到天使轮融资的APP创业公司。那个时候,以360手机助手为首的渠道巨头领军主流分发市场,百度手机助手、应用宝也在当年随即开始运营。
2013年这一年,拿到融资的APP公司如雨后春笋般一下子都冒了出来,商务的业务也是在那一年真正的兴起了。CP们从最基础的换量合作开始,到应用市场的各种合作,商务们在事多、人少、钱少的环境下带着创业公司独有的工作热情,努力的摸索着前进。
13年是移动互联网公司飞快成长的一年,13年也是浮躁的氛围形成的一年,这一分浮躁,也影响着冲在前线的商务们。很多家CP的商务们都经历了从一个人孤军奋战,所有工作一把抓,到组建团队集体奋战,分工明确各个业务精细化的过程。
这一批商务,在没有人带领,没有专业指导,没有太多资源支持的艰苦条件下,一点一点,摸索出一套适合于公司,适合于自己的商务及运营工作思路。这一代创业公司的商务们是纯纯粹粹靠野蛮生长成长起来的。
第二部分:沟通
一,为什么浮躁了?
不知曾几何时,“浮躁”这个词开始成为移动互联网圈里频繁出现的词汇,印象中形成于一批APP公司A轮或者B轮融资close之后。各大CP商务们开始把控公司广告投放的业务,每家CP的投放预算,从每月几十万到数百万不等。投放预算带来的考验更为严峻,我们开始肩负起几乎是公司最大的财务支出,能否合理有效的换来经济效益,是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的问题。
这一业务上的变化,改变了我们的角色,以前工作方向只有单向沟通公关应用市场关键人,而从开始做投放业务那一刻起,我们自身也成了被合作渠道公关的角色。
这大概就是浮躁的根本原因之一吧。本人也是经历了这一段浮躁的心态,但好在过往在其他环境的历练和阅历,在这个时候起了很大的作用,让这颗不安分的心很快的静了下来。自心回到原点时,才有意识开始反思,审视自己。
浮躁的心态增加了巨额的沟通成本,从业人员个人的成本和公司的运营成本都在不经意间因沟通低效而流失掉。
当前的创业公司,尤其是融资到位上了正轨的,人员扩张很快,人力成本成为了多数创业公司最大的财务支出之一。而人力成本的优化却是缺少实战经验的创业公司最难把控的一项。知人、识人是前提,善用是关键,描述起来简单,做到位实为不易。
三,沟通成本需要优化
沟通是什么?简而言之是表达需求,解决问题。沟通透彻,能够避免形成信息壁垒,推进项目时可以更加直观高效。员工可以在有限工作的时间完成更多的项目,项目执行也会更加干净利落。反之,沟通过程中,我们的表达不够清晰,容易造成对方的误解,形成信息壁垒,当项目推进到无法执行的时候,还要翻来覆去的沟通解决之前埋下的雷。而这还不是最严重的,沟通不畅会形成合作瓶颈,合作双方都会产生不良情绪,对外于商务关系维系不利,对内严重影响团队的和谐。沟通这一项内功至关重要,也是商务最核心的工作内容。我们商务从业人员却容易在不经意间忽略沟通的效率,忽略沟通的质量。
沟通应该如何把控,简单谈一谈个人见解,沟通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种:
1,业务沟通——直对业务主题,促成商务合作。业务沟通简洁明了,兼顾双方需求,体现了商务人士的专业性和职业素养;
2,情感沟通——增加彼此认同感,为业务沟通的效果做铺垫,有效的感情沟通可超越彼此的业务关系,培养成稳定朋友关系。
业务沟通和情感沟通比例要恰到好处,两者都需要有一定的深度,而形成沟通深度的基础往往来自于我们对生活的理解和认知。生活的磨砺对工作的潜在影响非常之大,更懂生活,更懂人性,知识面更广的人,往往更善于沟通,这需要多年的沉淀,没有捷径,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培养出来的。
所以圈子里真正全面优秀的商务,无一例外,全部都是知识面广,信息量大,且经历过种种磨砺,对人生一定感悟的人。
三、重新审视商务工作
商务岗看似门坎低,但又是极富挑战的一个职位。沟通的技巧只是其中的一项基本功,做商务还要掌握市场思维、渠道思维以及产品和运营思维。思维意识的高度和深度,直接决定了是否能够出色的完成工作。所以,优秀的商务实际上应该是站在公司的高度,市场、渠道、产品、运营全通,掌握公司信息最全面的人才。具备这样能力的人才,才可以准确的将公司的文化传播到外界,把外界的资源引进到公司来,促成信息双向的流通,正向的循环。
做商务更要注重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原本繁琐的商务工作,更要用心对待,用心推敲每一个细节反复优化;做商务还要禁得起诱惑,扛得住责任。诱惑来了,当你真正静下来思考时,你会发现全部都是虚妄的欲望在作怪,引诱我们沉浸在名利之中,其实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自我陶醉罢了。名利多了并不一定是好事,经不起名利的诱惑的人,会自我膨胀,心智扭曲,担当不起名利反而会被摧毁打垮。
其实,我们真正的价值,远不是名利可以衡量的。自己的未来发展是有无限种可能的,扛住了当下的责任才是人一生真正的资本,是一笔无形的财富,我们本身都是无价的,不是用名利可以置换的。人生的得与失原本都不存在,不过是我们自己的心在跟自己计较而已。物质不等于金钱,不等于名,物质、金钱、名更不等同于精神。
一直在谈沟通,结尾处不妨一起来反思一下:
我们在做的每一件事情,是否对他人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一点积极的影响?每一点积极的影响都是在布施一份善心,积善可以成渊,种下善的种子,收获时往往超出预期,不可思议。每一点积极的影响都是一笔财富,不是物质可以替代的,就让这一点积极的影响,开始于我们日常的每一次沟通中,贯穿于我们今后的生活中。
第三部分:思维高度和深度
首先我们要回顾一下商务岗的工作内容,简单概括如下:商务战略规划、资源拓展、商务洽谈、商务公关、商务活动组织及落地、APP发版、公司内部资源协调等等。
这里的每一块工作几乎都需要长时间的深耕细作,一点一滴的积累,才能出色的完成公司目标。在目前CP的商务岗2—3人的配置下,能把以上的工作安排全部按计划执行一遍,一年的时间已经可以安排的很饱满了。
一、高度应该怎么理解呢?
个人理解,高度意味着对工作内容宏观的把控。在公司内部,我们至少要站在比自身更高一级的职位来理解当前从事的工作,也就是说,我们至少要尽可能的站在我们直属上级的角度来看问题,才能更好地丰富我们的宏观视角。理解上级担当的责任、理解他们的难处,会帮助我们更全面的考虑问题。
在整个行业中,我们要跳出自己公司所经营的业务,理解公司当前处于整个行业中的状态,理解其他公司的状态,有助于看清我们当前从事的工作出现的问题。
保持和业内各个类型的资深人士,有节奏有深度的沟通是非常有必要且十分重要的事情。每一个人都有他独特的视角,都有他擅长的一面,沟通能够帮助我们打开思路,突破自己的固有思维,增长知识和见识,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一句话可以让我们少走半年弯路。把身边的同事、朋友当做自己的老师,看清楚他们的优势和长处,我们以一颗谦卑的心来向他们学习,增长自身的能力。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行内找到自己的老师,虚心求教,求教的老师越多我们进步速度的就越快。当然,如何让老师们开口授业,得看你的缘分以及为人处世的能力了。
这里就引申出一个重要的能力——洞察力,如果你是善于观察的人,你会发现周围人脉的助力,无论是公司内部的还是外部的,每个人的助力都很多。比如公司内部各个部门的老大,他们都有过人之处,他们独特的才能担当起了领导的责任,领导团队向着公司共同的目标奋斗。公司外部,作为一个商务,有先天的优势接触行业内形形色色的人,这里不乏优秀的人才,他们在专业上都有独特的见解,有巧妙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么多助力其实都在你的身边,我们不妨问自省一下,是否有用心观察过?是否有虚心请教的心?是否有自我反思,细心总结的心?更重要的一点,洞察力不光是洞察人物、环境和事件,是洞察自我。自我认知清晰了,我们做事时升起的每一念都清晰的知道了,挡住我们进步的障碍就会慢慢变少了,我们离成功也自然会越来越近。
二、深度又是怎样理解的呢?
个人理解,深度形成之前更重要的是,掌握形成深度的逻辑。这个逻辑并不难描述,简而言之就是编织一张细节之网的逻辑。细节决定成败,当你有足够的能力把当下的业务织成一张密密麻麻没有漏洞的网时,任何细节都无法从网中漏出去,逻辑缜密,深度也就自然而然形成了。
那么如何编织这张网呢?我们要学会拆分当前工作内容,由一个工作目标反推,拆分成若干工作节点,再将每个工作节点拆分,拆分成相应的若干细节,细节再拆分,分的越细,网就越密。
拆分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反思、总结、推翻、重建,不断的调整之前的工作逻辑,找到问题,优化流程和细节。坚持这样的工作习惯,深度随之形成,工作结果才能禁得起的推敲,才可以算的上能够胜任当下工作岗位。
无论是高度还是深度的形成都是没有捷径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果相续丝毫不爽。我们要达成目标,就要埋上达成目标的种子,种子沐浴阳光的同时还要浇水施肥。水份不足,种子难以发芽生长;肥料不足,小苗体弱多病长不壮。我们原本能力具足,只是需要沉下心来一步一个脚印,不断的突破现有的认知,总结与沉淀,达成我们工作的目标,实现我们人生的目标。
第四部分:写在最后的话
说了很多了,希望能对大家有那么一点点启发,带来那么一点点收获。最后,用儒家的一句经典收尾。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本文转载于深度合作伙伴“姑婆那些事儿”(微信号gupo520),姑婆那些事儿,互联网推广运营的原创干货分享平台,关注移动推广(android,ios)运营,网站推广运营,校园推广及互联网领域最新动态。
A5创业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