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拿牌照:解读专车“上海模式”的四大要点

来源:A5专栏 时间:2015-10-09

10月8日下午,上海市交通委向滴滴快的专车平台颁发了网络约租车(俗称“专车”)平台经营资格许可。这是国内第一张专车平台的许可资质,滴滴快的也成为自7月网络盛传约租车管理办法以来,第一家获得网络约租车平台资质的公司。

上海市对于约租车平台的相关配套政策被坊间称作是专车“上海模式”。“上海模式”对平台方、对专车司机以及专车车辆都作出了相关要求。简单来说,“上海模式”允许符合相应条件的车辆接入网络约租车平台。除了要求平台方具备企业相关资格和所在地的服务能力外,还需获得互联网业务资质和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平台数据库接入监管平台,注册服务器设置在中国大陆境内等。而车辆需要通过平台审查后获取营运证,司机也需要通过平台审核后获取从业资格上岗证。

“上海模式”中有不少亮点值得提出来细看和分析。这些要点都与我们日常出行以及专车司机自身密切相关。

1、何为符合条件

对于接入专车平台的车辆,上海交通委仅仅约定为“符合相应条件”,何为“符合相应条件”,这一具体的解读权利则是交给了滴滴快的。

目前根据滴滴快的的表态来看,“车辆需要通过平台审查后获取营运证,司机需要通过平台审查后获取从业资格上岗证。”

所谓“符合条件”在司机这个层面上看,年龄、驾龄、过往驾驶记录等都有了明确要求,并建立了培训机制;而在服务方面,滴滴快的对接入平台的车辆和司机将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建立健全服务规范,设置乘客投诉渠道,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价格如何定位

价格因素可谓是专车司机、出租车司机以及乘客最为关心的问题。此前,由于专车价格过低,很大程度上对出租车业务造成了冲击。为缓解对出租车的冲击,此次“上海模式”中规定,约租车价格仍必须高于出租车价格的50%。(即网约车运价必须是出租车定价的1.5倍)

而在发布会上,也有嘉宾发言时表示,出租车满足的是出行基本需求,专车定位相对更高。这也坐实了“约租车价格仍必须高于出租车价格的50%”这一说法。

不过,滴滴的补贴是否算入价格之中仍是一大疑问。

3、车辆性质界定

此前,网络传闻称,“私家车若要参与网约车运营就要变更车辆性质,一旦变成为营运车辆,私家车报废年限就变成八年”。

上海专车试点管理方案似乎与此前网络上广泛流传的《办法》似乎有所不同。在上海试点中,并未对参与专车运营的车辆性质进行特别规定。这意味着,私家车在上海参与专车运营,不须要把车辆的性质从“非营运车辆”改登记为“营运车辆”。

目前来看,国内滴滴、Uber、神州专车这三大专车巨头中,滴滴和Uber都接入了大量私家车,通过低级走量的方式迅速抢占了市场,只有神州专车全部采用租赁车辆。

这一消息对于专车司机还是滴滴快的来说都是利好消息。因为一旦车辆性质变更为“营运车辆”,车辆使用年限恐受限,到期也必须报废,大部分私家车司机都会为此打退堂鼓。

4、安全责任划分

此前,关于专车出现安全事故时时该由专车平台承担责任还是司机本人承担责任的问题一直存在界限模糊的问题。

一种意见认为,专车平台不承担赔偿责任。依据现有模式,专车平台同司机间没有任何关系,司机出现车祸应由司机个人担责,而且专车属于非合法租赁车,保险公司也无需赔偿。

另二种意见则认为,专车平台应承担赔偿责任。专车平台作为信息的发布者,有责任和义务对信息的真实性进行审核并承担信息不真实的过错责任,故专车平台应承担赔偿责任。

此次上海模式则对乘客和司机双方的安全保障都采取了明确措施。滴滴快的平台将统一购买营运性的交通事故强制责任险和第三方承运人责任险,承运人责任险和乘客意外伤害险,每车最多能提供600万的保额。

后记:

以滴滴快的等为代表的互联网约租车公司作为互联网+时代最成功的创新创业代表,不仅切实有效缓解了城市出行难的问题,更是通过拼车、顺风车等模式调动了大量闲置和未充分利用的小汽车资源,节约了稀缺的道路资源,创造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此次“上海模式”出炉无疑是对滴滴快的这一创新行为的鼓励。上海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一直都是相关政策的试验田,或许一场全国范围内的专车合法化浪潮就将从此开始。

———分割线————

本文作者吴俊宇。微信号:852405518,微信公众号“深几度”,期待交流沟通。转载请保留版权内容,否则禁止转载。

相关文章

标签:

A5创业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