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投资圈上演寡头现象 投资大战一触即发?

来源:A5专栏 时间:2018-08-14

当所有人感叹募集难的时候,有一些投资机构却轻易完成了几十亿甚至上千亿美元的募资,GPLP君有时候也会感到很困惑,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市场会好么?

2015年,软银成立了募资目标1000亿美元的软银愿景基金(Vision Fund)。截至6月底,该基金已募集917亿美元(外部资金为636亿美元),已向29家公司总计投资271亿美元,该公司称这些投资价值已经上涨到了325亿美元。

看到软银如此如狼似虎,红杉也坐不住了。最近完成了第一轮 60 亿美元的募资,这笔资金将用于投资全球新兴公司上。报道称,红杉资本此举也是为了与软银千亿基金抗争,未来几个月内还将计划筹集20亿美元。

全球领先投资机构KKR近日宣布已完成KKR亚洲三期基金的募集,募资总额高达93亿美元,该基金将用于亚太地区私募股权投资。

头部机构募集资金依旧不费吹灰之力!!!多么令人羡慕嫉妒恨!

不缺资金的头部机构,在2018年的投资寒冬中加速投资。

投资圈大战一触即发。

选择大于投资本身,方向大于投资的过程

“潮退了,才知道谁在裸泳。”

投资的秘密,据一位投资大佬总结,投资基本就是像一场幸运儿的游戏,很少有投资机构持续保持不败业绩,即便顶级投资机构也经常有失手的时候,很多投资机构所谓的投资神话背后其实是这些投资机构的失败案例几乎没有人敢于说出口。

然而,若是说他们没有失败案例,你信吗?

因此投资的核心就是大多数人都是泯然众人,少数人脱颖而出。

到了经济下行的时候,各家投资机构也开始裸泳,其真实的情况摆在面前,于是,募资难也就顺利成章了,当然,2018年,二级市场作为一级市场的出口,跌的惨不忍睹,一级市场也风险频传。到期无法退出、延期、没有按照承诺兑付,事件频频发生。募集困难,可见一般。

投资人的投资数据,据美国一个名叫credio的公司研究美国共同基金的投资表现显示:2005年到2015年十年间,扣除掉管理费和销售佣金之后,美国两万五千个共同基金当中,只有约45个基金的年平均回报率超过7.5%,而同期大盘标准普尔指数基金包含分红的年平均回报率为7.5%。

专业投资人的专业能力并没有得到更优异的体现。

风险投资行业同样如此。

据美国红杉的业绩数据显示,美国红杉2003年的基金依靠linkedin、Youtube,2006年的基金依靠Airbnb、Dropbox,其基金业绩的回报扣除管理费后约为8倍。

作为顶级基金,看起来非常不错。

然而,我们看要同期市场的表现。

在同期二级市场当中,腾讯在过去的十年涨了170倍,苹果从2003年到2012年涨了一百倍。

任何一个投资人,他随便在二级市场上投资100万美元投资到这些新兴公司当中,如同风投一样,哪怕亏掉了99个,他们依旧可以获得超越红杉基金的回报。

那么为什么还有LP支持这些投资机构呢?

在美国,有分析文章曾指出,以美国各州养老金和大学基金为主的LP,他们要装作给他们的Boss提供8%以上的年均回报,风险投资作为另类资产,他们必须要配置而已,只是十年以后的严重亏损及回报,那是别人的问题。为啥呢?因为作为LP的高层管理人员,其平均在位的时间只有三年,更迭频繁。

与中国类似,在与GP谈判合作时,很少有人会真正为LP的长期利益而考虑,这和他们的收入并不挂钩,但是如何保持和GP良好关系的话,则对于他们跳槽到下一份工作至关重要。

这个道理如同生活当中的很多奇葩事情一样。

在生活当中,我们经常遇到各种让人羡慕嫉妒恨的事情,比如我们经常看到,某某同学很少就辍学,文化程度不高,但是人家买房早,而且一买就是很多套,一下子成为大富豪。

或者是某某女富豪投资人,其实很多投资条款并不懂,讲啥投资理论和逻辑也讲不出来,但是她们的投资业绩却不错,投中了很多知名的项目;又或者说,我们看到很多人明明能力不如自己,但是因为当初“运气好”,加入了BAT公司,跟着大佬混,然后如今也同样实现了财富自由。

其背后的秘密是什么呢?

这就是选择其实大于投资本身,方向大于投资的过程。

一旦选对了方向,即使你不如其他人聪明,但是只要你努力勤奋的去做了,那么终有一天你就会发达与成功,用雷军的话来说就是“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

据斯坦福商学院金融学教授Ilya Strebulaev的研究显示,在他们研究“风险投资家如何做决策?”的结果显示——在他们对650多家风险投资公司的900名专业人士的调查结果显示,他们发现推动风险投资人做决策的最重要因素并不是产品的潜力,而是其背后团队的质量。

但是团队的质量,对于人的要素又如何量化呢?

显然这是一个悖论。

或许有人就会问,如果投资这么简单 那么为何还需要专业的投资机构呢?还会诞生顶级的投资机构呢?

这就涉及到投资另外的一个事情,那就是顶级风投到底为何称之为顶级?

投资圈的寡头现象:顶级投资机构的秘密

通常,顶级投资机构之所以成为顶级投资机构,他们与普通投资机构的不同,自然是他们与众不同的眼光,比如说美国红杉敢于在google比较小的时候进行投资,比如说软银集团在阿里巴巴比较小的勇于投资。

当然,作为一个成功的投资人并不是这么简单,他们还需要持续不断的主动出击,持续不断的挖掘出伟大的公司,然后进行前瞻性的“狩猎”及有前途的初创公司,才能让自己获得竞争优势,随后在巨大的声望之下不断获取筹码。

我们以软银集团为例。

软银集团的创始人孙正义以目光长远而著称,这种长远不是几年,而是几十年。19岁的时候他就坐下来写下了自己的人生规划,规定到60岁,也就是现在的年龄的时候,他就要开始寻找继任者。

对于未来,孙正义描绘了一幅画面:未来卫星网络将覆盖地球的每个角落,万亿台连网设备将会把数据传输到云端,并通过人工智能(AI)进行分析。

于是,孙正义开始了行动。

2017年上半年。孙正义推出了软银的第一支基金——Vision Fund,该愿景基金是全球最大的科技基金,2017年5月首轮募资资金高达930亿美元。首轮出资者包括软银集团、沙特主权基金、阿联酋主权基金、苹果、富士康、高通和夏普。

2018年5月消息,软银CEO孙正义正就设立第二支愿景基金与投资者进行初步接洽,筹资规模或达1000亿美元,最早可能明年启动。

这些基金的投资方向为人工智能、芯片及互联网,在阿里上尝到甜头的软银,依旧喜欢互联网软件行业,其次则是信息科技企业。这和软银的能力圈非常相符。在加速布局的同时,软银也正在变现,以缓解自己的资金压力。

软银本身是一个实体经营企业,投资能够成功多少有运气的成分在里头。在互联网浪潮来临之前,孙正义曾经购买大量互联网企业股权,无心插柳柳成荫,让软银也跟着水涨船高。但是互联网浪潮破灭后,软银的股价跌了99%!所幸的是,他投资了阿里和雅虎,这两个企业让他从落魄中走出。

于是,软银开始加速在投资的路上奔跑,投了许许多多企业。成为投资回报率最高的亚洲公司之一,日本软银集团从种子阶段到F轮融资,软银集团对零售、虚拟现实以及房地产等领域的创企进行了投资。在 2017 年年中举行的软银股东会上,孙正义在一张幻灯片上写下软银 18 年投资拿到 1750 亿美元回报,平均每年增值 44%。投资组合里包括阿里巴巴、雅虎、思科、Sprint。

近期,前后两期1000亿美元基金的募资,则是面对全球经济形态的变化,软银集团的一个提前布局。

当然,在软银愿景基金成立后,软银也召来了同行的抱怨,大家认为软银推高了企业估值,企业估值虚高,最终退出利润很少。

当然,同行的应对也同样是加速募集资金。

2018年3月,据美国消息显示,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正全力补充它的“战争基金”。它寻求通过7支基金募资120亿美元以上,其中包括全球成长型基金(80亿美元)、针对中国的基金(25亿美元)以及针对东南亚的基金(6.75亿美元)。

据媒体披露的消息显示,一位熟悉红杉资本计划的人士透露,如果达到筹资目标,那么该公司将筹得超过120亿美元的资金来资助它在美国、中国和其他国家的野心。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红杉资本如今正在为其下一支全球成长型基金(基金全称为全球增长型基金III)筹集80亿美元的计划而行动,为筹资80亿美元,红杉资本计划从原有投资者那里获得20亿美元资金;另外的60亿美元则来自新投资者,将投资者范围向主权财富基金或其他未参与过公司过去的筹资的投资者靠拢,资料显示,在全球增长型基金Ⅱ当中,其在2017年的筹资额为20亿美元,

与此同时,红杉资本在市场上募集另外的六支基金,合计募资至少43.5亿美元。

当然为了顺利完成募资,红杉资本还在这个基金上收取合理的费用,比如将管理费用限定在配置资金上,而不是数额更大的承诺资金上,此外,它还计划收取20%的附带收益,该比例在业绩一流的风险投资公司当中相对较低。部分同档次的风投公司收取30%的附带收益。

当然,红杉资本的募资计划还不止于此——如今,红杉资本正在募集中的基金包括:

为美国增长型基金VIII最高募资10亿美元;

为美国风险投资XVI最高募资5.5亿美元;

针对中国募集三笔总额高达25亿美元的资金,这些基金包括目标募资额在约16亿美元至18亿美元的China Growth V基金;

红杉资本还为China Venture VII最高筹资5.5亿美元以及为其首支专注于中国市场的种子基金最多募资1.5亿美元。

红杉资本还计划为India Venture VI最高筹资6.75亿美元,该基金面向整个东南亚地区,聚焦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和其它国家的投资,(不过根据PitchBook Data的数据,该基金的规模实际上比红杉资本募资大约9.3亿美元的上一支印度基金要小)

红杉资本大举募资计划意味着它加入业内顶级玩家之间掀起的资本筹集热潮,也就是说,投资圈也开始了寡头效应。

曾经对创业者指手画脚的大部分投资人也要开始被头部收割了,非常可悲的一个现象。

当然,在大家都加速募集资金的前提下,未来会不会有投资大战?

让我们期待。

相关文章

标签:

A5创业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