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咪蒙解散,后有罗振宇悔投papi酱。所谓的内容IP,似乎特别经不起时间的考验,一阵风过后,在这个时代留下的痕迹,往往只是曾经火过。
这个时代发展太快了,人们的喜好也变化太快了。在大家都还在看各类新闻报道时,诸如咪蒙这类心理情感类的大号准确击中了日益被各种社会压力困扰的大众的心,尽管是一些鸡汤到不行的文章,大众却总是能从其中找到心理共鸣,从而不断追逐。
究其原因,是中国社会长期以来对情感教育上的忽视和缺失。在国外早就流行把吃精神治疗类药物作为日常情绪调节的正常方法的时候,我们还在对各种精神疾病讳疾忌医。
可人都是会有情绪的,那么情绪该如何得要疏导呢?这便给情感类的文章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时间,大家都找到了情感共鸣,且不谈是不是鸡汤,至少情感寄托的需求是得到了解决。
事实上,papi酱的短视频基本也是这个原理,一个集美貌与才华为一身的女子,用有趣的方式吐槽着我们都会遇到的现实问题,从本质上来说,papi的成功,也是基于得到了大众的情感共鸣。
如今为何诸如此类的IP风头已大不如前了呢?原因在于人们是有心理适应期的,我们希望得要情感的共鸣,正如同大家都喜欢聚众吐槽。可是,大众心理的变化之快却是无法捕捉的,新奇的东西,遍地开花之后,大家也就不觉得新奇了,有趣的吐槽听多了之后,也就无聊了。基于此的内容输出,自然不会很长久。
那么,什么样的内容才能成为真正的IP?
宫崎骏的漫画多少年了,大家还是会看;
柯南我们从小学看到孩子会打酱油,但还是不会觉得厌倦;
Line Friends出新产品了,我仍然会很感兴趣的去看看,至于要不要买,便取决于这个产品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体验是否有触达到我的需求;
诸如微软此类的软件开发公司,通过开发的软件对众多企业和人群进行服务,这是有实实在在的社会实际用途的。
……
无论是漫画电影此类的文化艺术产物,还是杯子周边此类的实体物品,其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不仅仅是泛泛传播的内容,而是具备生意形态的生意本身。
假设我们是一名普通消费者,想要购买一支钢笔,如何在琳琅满目的市场产品中做出选择呢?
首先,我们来整理一下引发购买动作所需要思考的问题:
钢笔质量怎么样?
好不好用?
是哪家产的?有没有品牌保证?
好不好看?
会不会让我看起来很有品味?
……
通过购买行为,我们来反向思考生意该怎么做,这样便不难发现,消费者真正关心的还是产品本身所带来的价值,因此,企业宣传围绕产品本身的内容呈现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判断。
一个产品的诞生过程也好,一个产品的适用场景也罢,真正从产品出发的内容呈现才是与企业关联度最高的宣传动作,也最能成为打动消费者的利器。
A5创业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