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暑假不自由”,再度戳中了家庭教育的痛点。
一是时间上的不自由,孩子放假没人管,只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抽出时间陪孩子,两个月下来难免感到筋疲力尽;
二是经济上的不自由,英语课、夏令营、绘画板、跆拳道……孩子满满的“课程表”背后是动辄三四万的“暑假经济”。
原本打着“假期”标签的两个月,反倒上演了一场场荒诞的情景剧:家长们抱怨时间、财务和精神上的不自由,孩子们吐槽暑假成了比上学更累的“第三学期”。几乎每年都有人呼吁应该给学生紧张的学习过程适当留白,可在“起跑线”思维和“剧场效应”双重刺激下,没有家长想让孩子成为缺少存在感的配角。
是否存在“让暑假自由”的解决方案?至少华为AI音箱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不同的切入路径
五年前,亚马逊凭借一款“智能音箱”,彻底震动了互联网巨头、手机大厂以及形形色色的创业者,如狂风骤雨般抢走了传统音箱厂商的蛋糕,语音交互也成了让人兴奋而又紧张的新兴流量入口。
只是结果并没有预想中的那般顺利。
早在2017年的时候,“智能音箱”就成了中国市场的宠儿,尽管当年的出货量还只有150万台,吸引的用户也大多数是愿意尝鲜的极客,却一度存在超过2000家智能音箱厂商。可随后发生的却是智能音箱的“污名化”,语音识别准确率低,语音交互的场景很局限,音质难以匹敌专业性产品。智能音箱被吐槽成“智障音箱”,甚至被定性为收智商税的工具。
直到2018年,百度、阿里、小米、腾讯、华为等巨头先后入场,尤其是百度、阿里所掀起的价格战,迅速在智能音箱市场引发了一场“千箱大战”,上千家扮演了“组装厂”角色的智能音箱品牌被迫出局,试图烧钱补贴换市场的百度、阿里、小米也如愿以偿,开启了智能音箱市场“三国杀”的格局。
事实也是如此,百度、阿里打破价格底线的市场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改观了外界对于智能音箱的认知,也让这个“新物种”迎来了黄金时代。比如在奥维云网发布的《2019智能音箱半年报》中,仅在2019年上半年,中国智能音箱市场就取得了1556万台的销量,同比增长高达233%,几乎是2018年全年的成绩。
尽管百度、天猫、小米三足鼎立的格局并未改变,但伴随着360、网易、海信等新品牌的进入,越来越多的巨头开始押注智能音箱赛道,华为也是其中之一。有所不同的是,入局稍晚的华为并未开启新一轮的价格战,而是选择了不同的切入路径:
在产品上主打专业调音,着眼于智能音箱被诟病的音质,在硬件上搭载了2.25英寸10W全频扬声器、2*1500平方毫米无源低音辐射器等,并邀请专业调音机构进行联合调音,采用了华为自主研发的声学算法,低失真,声音更加清晰、自然。
在定位上深耕垂直市场,看到了儿童和教育市场的乱象,市场上并不缺少一些主打“学习+陪伴”的智能机器人产品,可三五千元的定价却将大多数家庭拒之门外,也让华为看到了在智能音箱上寻求差异化的方向。
“合纵连横”式协作
只有硬件和定位显然不够,华为AI音箱将重心指向了内容方面。
2019年3月,与酷狗音乐、爱听卓乐达成合作,正式升级千万级曲库。同期,华为AI音箱还上线了沪江网校的多门外语学习课程,并携手微软推出“微软小冰童话工厂”,可以让AI自动创作有声童话,并能将故事主人公设置为孩子的名字;
2019年4月,大量儿童教育技能同步上线,包括教育版成语接龙、诗词大会、课程表、智趣游戏、经典儿歌等。此外,华为AI音箱还同步推出了大量生活辅助技能,包括新闻广播、路况查询、汇率换算、广播操、星座运势……
一连串密集的内容合作,为华为AI音箱构建了育儿内容上的护城河,包括诗词歌赋、少儿英语、小学教材、成语接龙、挑战托福等等,以及上千项定制内容和专属技能,涵盖了故事、儿歌、英语、音乐、国学、科普、名著、历史、绘本等各类音频,同时还提供了睡前、起床、晨读、旅行、磨耳朵等各种场景。
事实上,华为AI音箱并非是第一家瞄准儿童市场的玩家,亚马逊也推出了智能音箱儿童版,将目标用户定义为活泼可爱、精灵一样的小朋友,甚至传出了这样的段子:孩子第一个单词叫妈妈,第二个单词叫爸爸,第三个单词叫“Alexa”(亚马逊智能音箱的唤醒词)。
结果却有些尴尬,美国儿童发展的公益机构呼吁家长不要购买亚马逊语音技术产品的儿童版;数字民主中心(CDD)专家表示,儿童版音箱及其配套的语音平台对儿童的健康和隐私构成重大威胁……
原因也不难理解,不少儿童智能音箱只是在外观上进行了个性化定制,尝试用彩色的外观、可爱风格的外形来吸引儿童用户,在内容上却缺少针对儿童群体的定制,很可能导致商业信息泛滥,对儿童造成伤害,诸如推销广告和商业化营销加剧了儿童肥胖、校园霸凌和成瘾性游戏的侵蚀。
华为AI音箱俨然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儿童内容方面继续了“合纵连横”式的协作。以儿童内容为例,华为AI音箱的合作名单中包括小伴龙、贝乐虎儿歌、宝宝巴士、贝瓦儿歌、工程师爸爸、义方教育等等,以开放的姿态吸纳不同的内容商,在完善内容生态的同时,也满足了不同年龄层的需求。
为家长解“三道题”
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是,那些在儿童市场折戟的智能音箱品牌,到底是本来就是一个伪需求,还是产品卖点和用户需求出现了错位?
儿童智能电话手表已经给出了答案。
2018年儿童智能电话手表的销量在3500万台左右,销量远远超过了智能音箱。且从一些智能手表品牌公布的数据来看,父母每天查看孩子状态的次数为7.5次,频率不低于Top 10的手机App,也印证了这样一种说法:产品落地家庭场景的三大刚需在于沟通、陪伴、安全与健康。
于是乎,将儿童市场作为切入点之一的华为AI音箱,选择帮助父母们解决暑期育儿的三个难题:
1、如何做到高效陪伴
“暑假不自由”的根本原因在于“望子成龙”的心态,典型的就是担心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够,或者缺少正确的方法,将本应该陪伴孩子的时间,换成了孩子在培训课堂内上课,自己在教室外玩手机等待。
华为AI音箱在某种程度上扮演了陪伴孩子学习的工具,比如家长可以陪孩子一起欣赏海子的诗歌,陪孩子听英语磨耳朵,一起与智能音箱玩猜谜的游戏,不一而足。也就不难理解华为AI音箱在儿童内容上的深耕,语音交互配合儿童内容,智能音箱就像是每个孩子都希望拥有的“哆啦A梦”,同时也是“带娃神器”。
2、如何提高孩子自制力
相信大多数家长都曾被下述情景困扰:孩子做事虎头蛇尾,练书法、学钢琴没坚持两天就放弃;写作业时三心二意,一时不监督就玩起电脑手机停不下来……其实这都是孩子自制力不足的表现,需要家长们引起重视。
华为AI音箱的出现,让暑假期间父母对孩子的全天候监督、引导成为可能。一方面,父母可以通过制定时间表、学习计划为孩子规划好每日的学习生活,并借助华为AI音箱进行实时提醒,让孩子逐渐养成做事有规划、讲原则的习惯。另一方面,华为AI音箱内置了儿歌童谣、儿童故事、少儿百科等海量有声内容,并能通过互动方式生动有趣地讲解给孩子,这不仅能替代手机电脑成为孩子学习之余的最佳玩伴,更能帮助孩子在玩中增长见识、陶冶身心。智能音箱仍处于发展阶段,对于华为这样“迟到”的入局者而言,通过垂直内容的打磨、产品上的差异化创新,并不缺少弯道超车乃至后发先至的机会。况且孩子往往是一个家庭的重心,一旦抓住了孩子的核心诉求,把家庭关系和家庭场景连接起来,将是一个不可小觑的突破口。
无论如何,智能音箱的竞争规则仍是找到刚需,毕竟刚需决定着用户的购买欲望和使用频次,也将直接影响最后的市场格局。
作者 | Alter 公众号 | Alter聊IT
作者系独立撰稿人,微信号imhefei
钛媒体2018十大作者
品途商业评论2018十佳专栏作者
百家号千分好文出彩创作者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年度作者
入驻虎嗅、创业邦、界面等50余家科技媒体
A5创业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