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华:逐梦石墨烯三十五载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07-22

在人类探索浩瀚宇宙、追寻生命本质的宏大图景中,碳——这一微小却无比坚韧的元素,构成了我们自身(碳基生命)的基石,也蕴藏着改变未来的无限可能。三十五年前,在大洋彼岸的日本,一位怀揣科学梦想的中国学者——朱光华,与一种名为“石墨烯”的、仅由单层碳原子构成的“黑金”材料不期而遇。

那一刻,仿佛一粒来自宇宙深处的碳元素种子,落入了求知若渴的心田。这不仅是一次材料的发现,更像是在微观尺度上,邂逅了碳元素所能谱写的、关于强度、导电性与无限潜能的宇宙诗篇。从此,破解这层仅有0.335纳米厚度的“碳之密码”(有记载证明,2000年朱光华就把碳做到了0.6nm,早于英国人),探寻其连接微观世界与宏观应用的桥梁,便成了朱光华矢志不渝的梦想航标。他像一位执着于石墨烯世界的星际旅人,将毕生心血倾注于此,在这片科技田野上辛勤耕耘三十五载,只为将那粒来自异国实验室的“碳种子”,培育成荫蔽未来的参天大树,也成为他“一生只干一件事”的执着追求。

在北京市顺义区北京旭华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旭华科技)的大门口,“石墨烯真精彩,黑科技创未来”几个大字苍劲有力,正是朱光华及其团队不懈追求的写照。在这里,时常来得最早、走得最晚的,便是那位白发卷曲、头戴运动帽、精神矍铄的朱光华。这份辛勤耕耘的精神,深深烙印在朱光华的科研生涯中。

当石墨烯浪潮席卷而来,朱光华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孜孜不倦地捕捉并转化着前沿科技的潜力。2018年,他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联手,主导开发石墨烯润滑油产品。这一创新有效提升了大型运输车辆的节能水平,带来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动体现了他将尖端材料应用于实际产业、服务社会发展的前瞻视野与实践能力。三十多年来他始终投身石墨烯新材料领域,不断深耕。在日本、韩国、印尼等国家石墨烯都有深入交流和项目合作。在加入石墨烯的固态电池研发方面,不仅提高了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延长了电池的循环寿命,还具有优异的安全性;光合作用增长液,特别添加曲面石墨烯水溶液,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促进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大量测试数据表明,农作物产量都有15%以上的增长;在钝化镉治理方面,即将在湖南和江西开展大规模的推行;水泥中添加石墨烯,强度提高一倍;超级铜/超级铝添加石墨烯,大大降低电阻,从而提高电传导效率;石墨烯面膜、石墨烯睡眠枕、石墨烯U型枕、舒诺石墨烯瑜伽垫等健康产品,充分发挥石墨烯的独特性,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满足人们对生活和大健康的需求。迄今为止,朱光华发明近百个关于石墨烯的专利。

作为胸怀“国之大者”的科学家,朱光华的科研之路始于国家重大需求。近十年来,他更将目光投向了前沿的交叉领域——石墨烯材料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他正与北京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卢涛教授携手,基于石墨烯材料的独特特性,从能量、光电效应、信息乃至生命基本元素等多个维度,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与产品开发。他们计划陆续推出更多不同特性、不同形态的健康产品,创新发展,实现科技化中药。

朱光华探索的核心成果之一,正是他津津乐道的曲面石墨烯技术。这种令其着迷不已的材料并非稀有,却因其卓越特性成为材料界的“王者”——薄如蝉翼却强度惊人,比钢铁强韧数倍,兼具极高柔韧性、轻盈度以及优异的导电导热性能,彻底颠覆了传统认知。

2022年8月,由朱光华领衔的旭华科技科研团队,凭借对石墨烯基础科学的深入探索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研制出曲面石墨烯新技术并取得国家专利,这种在石墨烯二维结构上通过特殊工艺塑造出的曲面材料,不仅能提升性能,还赋予其更高的灵活性和应用多样性。朱光华解释说,其创新关键在于实现了可控式激态能量供给,能选择性地制备不同曲面结构,使其在保持卓越导电性基础上,更好地适应复杂形状应用场景。其首创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石墨烯制备技术所采用的工艺设备成熟,采用的原材料广泛可得,实现了石墨烯制备技术的重大突破,在以下七个方面世界领先:规模化量产、低成本、尺寸均质、良好的分散性、绿色制造、固液形态转换和双亲协同作用。可以预见的是,石墨烯更广泛地应用的时代即将到来。

年逾古稀,朱光华依然精神矍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在许多人安享晚年的年纪,71岁的他选择跳出舒适区,继续探索石墨烯新密码。驱动他的,是科学家精神中最可贵的永不泯灭的好奇心。每一次对石墨烯技术的新认识、新成果,都令他惊喜不已,这份源于热忱的创新动力,支撑他数十年如一日地坚守,驱动他不断攀登新的高峰。从实验室、生产车间到田间地头,处处留下他辛劳的身影。

“一代材料,一代技术,一代装备”。新材料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的基石,是大国战略竞争的焦点。正是有朱光华这样在科技前沿阵地数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孜孜不倦、老骥伏枥仍志在千里的科研追梦人,方能在石墨烯等关键新材料领域实现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创新突破。

相关文章

标签:

A5创业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