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源芯动力:三年估值百亿,一家重卡充换电领域跑出的独角兽公司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09-26

在乘用车电动化渗透率突破50%的2025年,公众相对陌生的新能源电动重卡领域也是硝烟四起,电动化渗透率悄然攀升到25%。一家名为启源芯动力的公司正以“静默扩张”的姿态,悄然完成对全国重卡补能网络的掌控,其投资建设的新能源电动重卡充换电站数量超过了1600座,覆盖内地所有省级行政区,打通50多条运输干线,服务近20万新能源电动卡车司机。

物流行业困境与电动化转型契机

物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产业,长期依赖燃油车运营。但近年来,行业面临双重压力,一方面运费持续走低,另一方面燃油、人工、维护等刚性成本不断攀升,尤其在唐山、焦作等工业物流需求集中的城市,利润空间被压缩问题更为突出。

河南焦作弘大物流创始人苏迁向亿欧记者表示:“物流行业无法通过涨价提升利润,只能依靠降本创造利润。" 这一判断与行业数据相符:燃油重卡每公里运营成本超 3.5 元,而新能源电动重卡若实现规模化、智能化运营,成本可降至 2 元以下。每公里 1.5 元的成本差,在运输行业中意味着显著的利润空间。

政策层面也在不断释放利好信号。2023年初,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加快推进公共交通、物流配送等领域车辆的电动化进程。2025年3月,《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进一步提出加快淘汰国四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并给予新能源汽车最高14万元的购置补贴。

这些政策为物流行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坚实支撑。据统计,截至2025年8月底,中国新能源重卡市场渗透率已突破25%,在部分示范城市群甚至超过50%,市场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拥抱电动化转型。

启源芯动力旨在打造绿色物流基础设施生态系统

在这场电动化转型浪潮中,启源芯动力作为绿色交通能源基础设施提供商,扮演着关键角色。该公司也是国家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牵头实施单位。

启源芯动力于2020年正式注册成立,彼时,重卡电动化刚刚起步,启源芯动力依托首创的新能源电动重卡“车电分离”模式,联合重卡厂商推出全球首款后背式换电重卡,解决车辆购置成本高、补能慢的难题。这家不生产电动重卡的公司,由此迈出了构建电动重卡生态链的关键一步。

过去三年,启源芯动力陆续完成A、B、C三轮融资,背靠多家大型央国企,已成为一家估值超过100亿人民币的独角兽公司。

启源芯动力的业务已覆盖绿电交通产业链全环节。在电池产品方面,公司推出了更小、更轻的“启源魔盒”系列电池系统,支持400kWh大电量,高能量密度, IP68防护等级,支持电动子母车形式,可实现5分钟快速换电。同时,公司在全国建设了超过1600座新能源电动重卡充换电站,形成覆盖长途干线、港口、矿山等多个应用场景的基础设施网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启源创新的“车电分离”商业模式。这种模式极大地降低了物流企业的初始投资门槛——以一台价值50万元左右的新能源电动重卡为例,采用车电分离模式后,用户仅需支付约20万元的车身费用,电池每月租赁使用。这种创新的商业模式极大地缓解了物流企业的资金压力,加速了电动重卡的普及应用。

据启源芯动力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底,启源芯动力已服务重卡及工程机械超过7.5万辆;在运营电池近8万套,累计运营里程超过35亿公里。这些数字背后,是启源芯动力打造的庞大绿色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为行业转型提供了坚实支撑。

以河南弘大物流为例,其目前运营近 160 辆新能源电动重卡,全部搭载启源芯动力 CTB400 电池,采用“车电分离” 的电池租赁模式。依托电动重卡的成本优势及启源便捷的补能网络,公司已承接龙佰集团、多氟多等本地龙头企业的货物运输业务,以及周边三条高速公路的砂石运输项目,并计划于 2025 年底将合作车辆规模扩展至 300 辆。

超长换电干线,助力电动重卡实现运输效率突破

启源芯动力提供的绿电交通综合解决方案,涵盖四个维度。产品维度,启源 CTB400 电池系统采用笼式框架设计,以高耐用性满足弘大物流多元化运输需求;商业模式维度,依托 “车电分离” 电池租赁方案,有效降低弘大物流的初始资金投入;数字化运营维度,双方共建智能管理平台,通过启源 “魔方” APP 实现车辆调度、电池运维、能源补给全流程数字化管控,助力实时监测车辆状态与能耗数据,显著提升运营效能;基础设施维度,启源覆盖全国的补能网络为弘大物流业务拓展提供坚实支撑。

依托启源芯动力 “焦作 - 青岛” 超长跨省换电干线,弘大物流在龙佰集团钛白粉运输项目中实现运输效率突破。该线路往返 1740 公里,传统充电模式需耗时 5 天,而采用启源换电服务仅 3 天即可完成运输,时效与燃油车持平,刷新全国新能源电动重卡长干线运输效率纪录。

新能源电动重卡的规模化应用带来显著经济与环境效益。以弘大物流为例,单台电动重卡年能耗成本降低约 15%,叠加新能源车辆路权政策优势,综合盈利水平提升;环境方面,弘大 160 辆电动重卡车队年减碳 1.6 万吨,等效植树 8.8 万棵,助力低碳转型。

未来展望

尽管绿色物流发展前景广阔,但仍面临一些现实挑战。基础设施布局仍需完善,虽然换电站网络快速发展,但相比加油站密度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在偏远地区和长途干线,补能设施覆盖不足;标准体系尚待统一,影响了不同品牌车辆和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面对这些挑战,行业正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启源芯动力作为标准制定的重要参与者,目前累计主编/参编重卡换电类相关技术标准150余项, 其中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33项、地方标准9项

从行业发展轨迹看,绿色物流正呈现智能化、车网互动深化、全球化及多式联运融合四大趋势,而启源芯动力的业务布局与上述方向形成战略共振。

在智能化领域,该公司依托5G、AI等技术实现车辆、电池与基础设施的智能协同,其智慧管控系统已在换电场景中实现多站兼容;车网互动方面,启源已开展 V2G 试点,通过CTB电池的储能调节功能参与电网“削峰填谷”,未来将拓展至电力市场交易;全球化布局上,启源凭借国内 1600 座能源电动重卡充换电站的运营经验,已在印尼、蒙古等海外市场输出新能源物流解决方案;多式联运体系构建中,启源以 4 万公里充换电干线网络为基础,正推动新能源电动重卡与铁路、水运船舶的衔接。

结语

物流行业的绿色转型是一场深刻的产业革命,需要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政策支持的协同推进。启源芯动力与弘大的实践表明,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创新,完全可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持续下降,电动重卡正在从示范运营走向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未来十年,将是中国绿色物流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更多企业勇于创新,携手合作,共同推动物流行业向绿色、高效、智能的方向转型升级,为实现“双碳”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关于启源芯动力

上海启源芯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是新能源商用车先进技术开发和能源服务企业,是国家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牵头实施单位,聚焦电动重卡、电动工程机械、电动船舶、电动农机等设备研发、车储共用电池系统研发制造、充换电设施运营与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不断推动交通与能源的融合发展。

公司是电动重卡赛道头部企业,联合生态圈伙伴申报超1000项专利,研发全球首款换电重卡,首创电动重卡车电分离商业模式,在全国除港澳台外所有省市区全面布局超1500座重卡充换电站(市占率超70%),形成3万多公里充换电干线网络;公司推动《电动汽车换电站通用技术要求》等四项换电国标的统筹与组织工作,并致力于将中国的绿电交通方案推向世界,已在印尼、蒙古等多个国家地区铺设业务。

在“让交通更绿色,让生活更美好”的企业使命引领下,启源芯动力依托能源网、交通网和信息网“三网融合”,聚焦“源、网、荷、储”四大板块,实现智慧清洁能源和交通、充换电及储能设备的智能互动和深度融合,提高交通运输的能源效率和绿能比例,获得市场的广泛认可,近年来获得国内外颁发的BRICS Solutions Awards(2024)、APEC ESCI最佳实践奖交通类别金奖(2022)、上海金融创新成果奖(2020)、能源创新奖(2023)等荣誉奖项;承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国家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2024)等重点项目,是上海市重点服务独角兽企业。旗下科技研发子公司—融和智电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

相关文章

A5创业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