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疯狂星期四”历史级大降价后,阿里云“AI驱动、公共云优先”的战略布局再落一子。
近日,阿里云与菜鸟、高德地图、中远海运、东航物流、圆通速递、申通快递、中通快递、德邦快递、G7易流、地上铁、浙江大学智能交通研究所等共同发起成立“物流智能联盟”。据悉,这是物流行业内首个专注于大模型应用研究与实践的联盟。
2024年开年以来,阿里云频频落子,说明AI大模型狂飙一年后,“AI+”逐渐引发云计算版图之变。
降价,展示出阿里云聚焦公有云市场,让云计算重燃增长动力的决心;以物流行业为实践成立数智化联盟,则证明了阿里云对AI产业化落地的重视。
种种迹象表明,阿里云“向公共云和AI,前进”,是一次战略大转进。
一、成本与成长,降价背后的行业意义
关于阿里云之变,必须要提到的背景是,新质生产力,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词。
所谓新质生产力,就是以“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是摆脱了传统增长路径的高质量新生产力。而在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毫无疑问是新型生产力的代表之一。
近年来,随着政企数智化创新提速,市场对能提供强大而安全“计算力”的云计算需要与日俱增。
比如,某金融公司需要处理大量数据,因此对于安全、可靠和合规的要求极高。
针对这一需求,该公司采用了阿里云云原生ECS快照,设置自动快照策略定时执行,免运维投入。同时在面临系统故障、操作不当等问题时,公司可以通过历史版本快照回滚云盘的操作,实现应用版本的快速回退,保护云盘上的重要应用数据。
案例揭示了云计算行业的增长动力之源——企业数字化转型痛点。正是由于客户需求的增长,在阿里最新财报中,有关阿里云的内容提到:“公共云产品及服务收入健康增长,带动盈利能力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来说,企业数字化转型最大的痛点,是成本。
因此,阿里云在确定了“公共云优先”的战略重点后,在2月最后一天宣布全线下调官网云产品售价。对此,阿里云智能集团资深副总裁、公共云事业部总裁刘伟光也指出,这是为了发挥云计算的规模效应,同时希望加速更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上云。
产品全覆盖,100多款核心云产品全线降价20%;受益用户群体广以及首次新老客户同价等特点,揭示了此次降价与以往的不同。
如此大的降价力度,证明阿里云在企服赛道“利润优先”的降本增效思维下,开始逆流而上,实现公有云的增长范式。
公有云是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水电煤”。而基础设施的成本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之间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即伴随基础设施成本下降,社会经济实现发展。
形象地说,从爱迪生点亮电灯泡,到电灯的光照进百姓家中,点燃摩登城市的夜经济,电力的普及就是成本持续下降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涌现了社会经济飞跃式发展的创新浪潮。
同理,聚焦公有云,厂商持续优化成本大势所趋。据统计,亚马逊AWS自2006年以来降价了129次,阿里云也从2013年起逐年降价。这不仅是在推动自身市场份额的增长,也是加强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社会效率的进步。而这也是刘伟光说的,阿里云降价并非短期市场竞争行为,而是一个长期战略选择。
行业光景千万,优化成本是返璞归真。阿里云通过降价,再推市场向前一程。
与此同时,以云计算为基础的创新浪潮仍在涌动,人工智能的集中爆发,加速了企业上云的趋势。
二、科技创新的“电动机”:“AI+”重构云计算生态体系
在经历了2023年大模型元年之后,人工智能成为推动产业建设和价值创造的新质生产力已成共识。
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科技+创新”。在钉钉联合国际知名咨询机构IDC发布的《2024 AIGC 应用层十大趋势白皮书》(下称《白皮书》)中,中国工程院邬贺铨院士指出,以AIGC为代表的智能经济活动逆势增长,已成为支撑我国经济体系现代化、构筑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新引擎。
这让笔者想起去年4月,时任阿里巴巴和阿里云一把手的张勇,在发布通义千问时说的:“所有行业、应用、软件、服务,都值得基于大模型的能力重做一遍。”
如今来看,应用走向AI原生的推断正在变为事实。
短短一年时间,AIGC经历了三波浪潮,一浪更比一浪深入应用层。到第三浪,大模型落地深度业务场景的应用,打通业务数字化全流程,服务实体经济。针对这种智能涌现后的应用爆发,IDC预测,到2024年全球将涌现出超过5亿个新应用,这相当于过去40年间出现的应用数总和。
这一创新浪潮中,物流智能联盟的成立,就是一个横截面,让我们看到,越来越多行业拥抱数智化,是以“云+AI”的方式,驱动组织变革。对此,阿里云智能副总裁、交通物流行业总经理张磊表示:“降低物流成本,数字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至关重要,依托于云计算基础设施,大模型将会重塑物流行业,它能优化供应链各个环节,提升从业人员和用户的体验,使得物流更智能高效。”
之所以企业数智化的主流方式是“云+AI”,源自大模型庞大的算力需求。自ChatGPT问世以来,配置高算力AI芯片的AI服务器需求不断高涨。中金发布研究报告称,未来Sora及类似大模型的迭代会持续推动计算量的扩张,算力需求“奇点”可能到来。
AI应用爆发下,云计算的算力资源愈发重要。对此,刘伟光指出,中国市场的服务器存量规模2000万台,美国服务器存量规模约为2100万台,但美国以公共云形式提供服务的算力占比为60%,中国仅有28%。
同时,刘伟光也认为,错过公共云,或者说没有用好公共云的数据的能力、AI的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中国企业的创新速度。
因此,围绕“云+AI”,一场云计算生态之变悄然开启。
一方面,云计算厂商持续优化成本,推动公共云行业发展。今年1月,阿里云公布最新通用计算实例ECS g8i,整机性能提升85%,AI推理最高提速7倍,可帮助中小模型起建成本降低50%。
另一方面,加速大模型在产业端的落地,帮助行业客户成长,成为云计算厂商的关键任务。阿里云凭借在算力、人工智能和大模型服务上的开放能力,为物流行业降本增效,展示了云计算厂商正在成为智能时代的“电动机”,持续供给新质生产力。
这种变革,意味着云计算厂商的身份逐渐演变为千行百业“做AI、用AI”的算力底座,与数字经济时代共进。而随着千行百业的数智化范式变革,云计算也将迎来新的增长故事。
结语
围绕“AI驱动、公共云优先”,阿里云正在转进。
正如刘伟光所说:“我们坚信云是新的技术诞生、新的技术发展的重要的源泉。”阿里云押注的是,在数字经济时代,算力这一新质生产力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新质生产力的产生和发展需要经历“孕育-诞生-成长-成熟-蜕变”五个环节,阿里云的发展,也要走过“成本·成长·成功”的道路。
来源:松果财经
A5创业网 版权所有